再換個說法,將來要面對幾億上千萬的人口,發展社稷,建設大唐,哪一筆開支不得小心翼翼?
所以從思想根本上來說,心懷天下還是很重要的。
萬千庶民才是歷史與社會構成的主體,是絕對不能忘記的經驗總結。
大唐真的不富裕,千里迢迢去九成宮避暑,也不算上上之選,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現在生活稍微好一點了,也不再像前兩年這麼拮据了,省吃儉用生活的良好品德就不能保持了嗎?
父皇手裡有點閒錢就開始大手大腳,這種行為絕對是不好的。
李承乾鋪開紙張,繼續寫著關於吐谷渾治理的具體方略,入夜時分,李麗質見皇兄還在專注書寫,便不讓弟弟妹妹去打攪。
寧兒端著飯碗走入寢殿內,看到太子殿下正專心書寫著什麼,只是將一碗梅乾菜悶肉與一碗醃蘿蔔放在一旁。
而後默不作聲地點亮油燈與燭臺,放在殿下的身側。
天色不知不覺入夜了,李承乾寫完這份方略的時候,只有眼前的燭火下還算明亮。
看著眼前已放涼的飯食,應付著晚飯。
寧兒見狀道“殿下,奴婢去將飯菜熱一熱。”
“不用了,還不是很涼。”
“喏。”
李承乾吃著飯菜,看著殿外的黑夜,道“去年立冬的時節,還在下雪吧?”
寧兒點頭道“是的。”
夜風吹來,吹得桌上的紙張掀了起來。
翌日,李恪也早早來到了東宮,見皇兄正在練著箭術,他站在一旁看著。
這個弟弟來東宮還有些拘謹,可能是很少來東宮,他站在一旁雙手有些不安分,時而雙手揹負,時而雙腿併攏,垂手而立。
李承乾按照大將軍的話語,放出一箭。
箭矢比以往更穩當了,速度也更快了,能夠聽到很明顯的呼嘯聲。
“你來試試?”
聽到話語,李恪接過皇兄遞來的長弓,拿起一旁的箭矢,朝著靶子上放出一箭。
箭矢沒有精準落在靶心,而是與自己的相比偏了不少。
李承乾蹙眉看著靶子,沉默不語。
李恪連忙道“其實弟弟不善箭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