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的豪門大家,很快就打探清楚了,這一脈裡面真實的情況。
“………”
奶奶,叔叔聯手趕走孫子、侄子,奪取財產這件事情,就算是放在絲毫不講親情的上流社會中,也是一件稀罕事。
這裡面的倫.理大戲,足以讓所有吃瓜群眾,談上好幾個月,甚至半年。
“………”
華老太君與常榮那邊,在聽到這些傳言之後,氣炸了心肺先不說。
……
單說和珅這邊,他現在過得很好。
古人說狡兔三窟,不是沒有道理。
做人做事,必須要留有退路。
就比如說和珅這次被逼無奈,必須要搬離自己的家…
如果他在此之前,什麼準備都沒有的話,那他現在絕對是誠惶誠恐,坐立不安。
可是早有準備的和珅,在和府大鬧一場之後,便立馬帶著一票忠心耿耿的僕人,拍拍屁股就離開了和府,將一大堆的麻煩事情,扔給了華老太君與二叔常榮。
和珅的這處園子,佔地有數里之大,有山有水有田還,有一個小湖,佈局大氣,又不失鄉村的淳樸之氣。
莊園的外圍都用粘土和青石磚堆積而成,既顯得底蘊十足,又十分的堅固。
莊園內的土地十分平整,僕人們將莊園打掃得十分乾淨,幾乎一塵不染,吃喝玩樂的設施一樣不缺。
鹽茶糧米等人日常生活所必須使用的物品,更是堆積如山。
這裡的一切,都是精心佈置,除了位置偏僻之外,絲毫不下於京城大戶家的宅院。
“…………”
當老管家和忠、鄭姨娘、和琳等人,來到此地,立刻被這既淳樸又不失大氣的莊子所吸引,原本略帶低沉的臉上,頓時露出滿意神色。
顯然他們沒有想到,和珅安排的這座莊園會這麼的好,甚至比和府都差不了多少。
義無反顧跟著和珅,來到京城外這處偏僻地區的一干家丁、婆子、丫鬟等僕人,臉上也全是喜色。
本來他們以為跟著小主人搬出了京城外,會來到一處“髒亂差”,且臭氣哄哄的鄉村茅草屋,沒想到這一次住的宅子,反而更大了。
看著這一眼望不到頭的莊園,這一票僕人們,在心裡面暗暗感慨,自己果然沒有效忠錯物件,這一次算是站隊成功了。
是人都有私心,這些僕人也不例外!
他們之所以,選擇效忠於和珅,完全是因為和珅能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