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本是洛州的一個大家族,跟王室關係緊密,而且沈家多出兵將之才,沈府原本在洛州的聲望極為強盛,甚至隱隱有要蓋過洛州王室的風頭。
一般情況下,這種時候,即使沈家跟洛州王室有些關係,不管多麼緊密,都無法掩蓋他們的聲望即將超越王室的事實,而換成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會允許這樣的下屬出現,所以自一年前起,沈家的一些人都是被派出去征戰,甚至是許多必輸的戰場。
沈府家主沈周在六十大壽之際,接收到命令,捏著一把老骨頭出征疆域,疆域和十二州域的恩怨,算是個世代恩怨,不過在幾百年前是被四方城的蘇城蘇將軍給鎮壓,後來不過是幾十年,疆域又開始打十二州域的主意。
而這個時候卻是洛州的沈家,給出了雷霆一擊,沈周巧用兵法計謀,足足讓疆域中人吃了四個敗仗,且是徹徹底底的敗仗,疆域元氣大傷,戰亂就此暫歇,沈周和他身旁的幾個尚還年輕的兒子,因這一大戰役而聞名十二州域。
甚至得到四方城皇室的嘉獎,也因此,才傳出沈家聲望極盛,功高蓋主的訊息。
身為兵家,最為可悲的事情,莫過於一家人一生一世忠心耿耿為了自己的國家和城池,卻最終因為一次出色的戰役而惹得自己本該效忠之人的猜忌。
當年的蘇將軍和他麾下的雲破軍,聲名遠遠超出如今的沈府,因為他是四方城出來的人,當時的蘇城,乃是這十二州域之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待遇,最終得結局?
傳言道,蘇城出征疆域,卻和自己的妻子雙雙死在那裡,卻傳出蘇家叛變的訊息,蘇城的妾室拿出休書帶著自己一雙兒女脫離蘇家,唯獨剩下一個獨女蘇璃,慘入大牢,後來趁夜逃出,卻最終不過一個跳江自盡的下場。
後來才證實,這蘇家之時,就是那時候的皇帝,還有另外一新起的兵家所精巧設計,而緣由,也不過就是一個聲望極盛,功高蓋主。
沈府的老爺子沈周,或許在大壽之際拿到兵書,一把老骨頭帶著自己尚在修養的軍隊出征,卻最終盡數慘死在疆域界內,當年他令得疆域大軍顏面盡失,給人家逮了機會,哪裡會讓他活著回來?
自此之後,沈府不論是兵力,還是權利,都生生比之前矮了一截。
後來倒是又出了一位兵將之才,名沈祀,是沈周最小的一個兒子,自幼未曾得到機會跟著父親上戰場,在父親死後,兄弟傷殘志喪,他一人挑起沈家大梁,撐起了這個家。
疆域大軍在身周死後士氣大盛,乘勝追擊,反令得十二州域元氣大傷,洛州王室負了不小的責任,後來沈家出了個沈祀,是巴不得好好培養,這沈祀後來也的確不負眾望,在與疆域的大戰之中,表現出色,雖不及父親沈周連破四軍的驍勇,卻也剎了疆域大軍好噠的銳氣。
疆域軍雖親手殺了沈周和沈家的幾大兵將,卻也清楚這是洛州王室的昏暈無能,才使得他們撿了便宜,對於沈這個字,還有印著這個字的旗子,那時忌憚非常,尤其是出了沈祀這麼一個絲毫不遜色於沈周的人。
他們何嘗願意給沈祀成長的機會?
不過多次險難,最驚險的一次,就是一年之前的那一次和疆域的大戰了,那一戰後雙方都折損不少,雙雙休戰停和,而沈祀在那一戰結束後,不是騎著馬風光歸來,而是被抬回來的。
自此之後沈祀就極少露面。
也是在那個時候起,沈家開始接連不斷出現各種奇怪的事情,一開始還只是輕微的嚇唬,或者說下人神志不清,半夜在沈府門口做一些奇怪舉止,後來白天也從沈府跑出來到處嚇人,惹得人心惶惶。
再後來,就變得嚴重很多了,那些曾神智錯亂言行舉止分外奇怪的下人,竟一個接一個死在沈府門前,死狀各異,但唯有一點相同,死後都被掛在沈府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