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被叉開了話題,看了一眼這個鍾常在,容貌不是特別出色,多的也就是小女兒家的朝氣與嬌氣,一個漢軍旗的,心氣還很高,依稀記得選秀之時,還吸引了皇上的目光,不過就是因為幾句幼稚的話語,還真以為自己能夠一躍飛天了,不過華瑩倒是對這些新入宮的嬪妃抱有著好感,她選秀的時候沒有發表什麼意見,但也是大概看了看她們的表現,大多都是文靜守禮,大大方方的姑娘。
“鍾常在看著就是個討喜的女子,本宮雖都給你們送了一些賞賜過去,可說到底也是宮中安排的,有什麼喜歡的布料,可以來本宮的景陽宮瞧瞧。”不同於皇后口頭讓這些妃嬪節儉,華瑩則是拿出了自己的東西與她們分享:“不只是鍾常在,還有其他入宮沒多久的姐妹,有什麼不習慣的,也可以來和本宮聊聊天。”
若是直接說有什麼不習慣的來找她,恐怕是僭越了,畢竟皇后才應該負責的面面俱到,於是華瑩改了一個說法,可不像如富察氏一樣恃寵而驕,也是失去了自己的理。
“多謝皇后娘娘教導還有蘊妃娘娘關懷。”鍾常在也覺得華瑩更好親近一些,於是問道:“嬪妾也早就聽聞蘊妃娘娘是最會照顧人的,那日去順貴人住處,看到順貴人用著紅籮炭,嬪妾還納悶自己一斤都沒有,一打聽才知道,都是蘊妃娘娘給的。”
鍾常在不知其中關竅,這才說起這件事,本意並不是想反駁皇后什麼,可是她不知道,這宮中的安排本來就是貴人冬天也有五斤紅籮炭可以用,前幾年皇后說單單是冬日裡炭和煤的支出就足足佔了所有支出的五分之一,其中紅籮炭更是佔了大頭,便削減了貴人的份例,冬日也只能用二十五斤黑炭。
“本宮有著兩個孩子,分的炭便多了一些,於是分給了順貴人,你若是不夠,也可以來取。”在阿哥所或者是公主所居住的皇嗣關於用炭的份例是統一的,可是若在妃嬪宮中養著,多一個孩子就多半份份例,所以華瑩也算是有著充足的炭火用,本來妃位就有十斤紅籮炭,兩個孩子就又多了十斤,還算不得皇上所補貼的以及那四十斤黑炭。
華瑩沒有說皇后削減份例的事情,可皇后還是黑了臉,覺得華瑩這樣做也是再打自己的臉:“順貴人若是覺得份例不夠,也可以找本宮,本宮可以通融。”
既然知道削減了份例之後,她們這日子過得自然不會如以前一樣舒服,皇后現在才關心一下又算怎麼回事,順貴人心中不屑,知道皇后打的是什麼算盤:“嬪妾有蘊妃姐姐接應,紅籮炭也是夠用的,不勞皇后娘娘費心。”
“其實皇后娘娘如果想要節儉的話,完全可以把高位嬪妃們的炭數分一些下去,然後層層遞減,這樣也不至於貴人位分的妃嬪一點兒紅籮炭也用不上。”靜嬪早就想這樣說了,皇后不過還是照顧自己,也是怕皇帝對於削減高位嬪妃份例不滿,才只針對了嬪位以下的妃子,喻貴人入冬之後也是百般節省,畢竟內務府那幫人也有可能中飽私囊,不給足量。
“靜嬪姐姐說的對,皇后娘娘,節儉是好事,可若是因此讓妃嬪下人們受凍生病,也就好心辦壞事了。”柔常在點點頭道,她雖然本就沒有什麼炭可以用,但也是念著順貴人,不想順貴人和女兒受苦受難,還要一直靠華瑩的接濟。
皇后一看她們這是要‘討伐’自己的架勢,更是有些怒火中燒,卻不能發作,畢竟若是有一個人這麼說,她還可以不理會,但若是大家都這樣說,只能說明她自己做的有問題,可她也自然不會想承認是自己的原因:“本宮這樣安排已經有幾年了,既然之前大家都沒有問題,本宮才延續下去的,皇上與太后娘娘也沒有對此干預,所以更不能輕易改變。”
“皇后娘娘說的是,之前一直都沒人說不夠用,怎麼今年冬天就都說缺炭火了,各位炭不夠用的姐妹還是去瞧瞧是不是自己宮裡的下人手腳不乾淨吧。”杜常在現在是擁護皇后的第一順位,什麼時候都要當一個先鋒,卻和當時的沁答應不一樣,明白自己的地位,有其他的小心思,卻不敢做什麼。
“杜常在這話說的,本宮宮裡的人本宮自己心裡清楚,這炭火不夠,他們做下人的生活更是艱苦來一些,咱們這些做主子的要是不知道體恤,反而更加懷疑奴才們,恐怕會讓人離心。”華瑩聽杜常在莫名其妙而又趾高氣揚的話語,十分不喜,她不過就是個常在,維護自己的主子也就罷了,這樣平白無故說到別人身上,也真是容易讓人寒心。
杜常在“嬪妾也不過是實話實說,蘊妃娘娘何必如此介懷,難道您也懷疑自己宮裡人的忠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