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死對他們來說,也並不是那麼可怕的事情嗎?”
死亡,這對於哪吒來說是個並不陌生的體驗。當初削骨還父,削肉還母,他就已經是死過了一回。而作為死過一次的人,他其實很清楚,那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
有句話叫做死生之間有大恐怖,卻是一點不假。死亡其實是一件相當恐怖的事情,當你感覺到一整個鮮活的世界在從你的生命中褪去,當所有的一切陷入永恆的寂靜時,你的恐懼、不安和瘋狂便會油然而生,乃至最後,徹底地毀掉你靈魂中的一切。
天界中人為什麼會追求長生不死,其實最大的原因還是這個。他們知道死亡的可怖,所以他們才會想著儘可能地擺脫掉死亡的威脅。延長壽數只是他們最粗淺的一個手段,其他的諸如元神出竅,奪舍輪迴之類的,才是真正的大神通,大奧義。
只是,縱然有著這樣許許多多的神通法術來護佑他們,也不是說這滿天神佛就可以隨隨便便逃掉身死這一劫的。
你看那常年廝殺的天兵天將,或者說諸如楊戩這樣,一路子殺上來的天界重神。手裡的兵刃,傍身的法術,大都會有那麼一兩個用來磨滅神魂的關竅。廝殺起來,他們根本不會給對手留什麼情面,一下子下去,不僅僅是身死,更是魂滅。
可以說,能像是哪吒那樣,在削骨割肉之後還能被召回神魂,以蓮花重做身軀的,終究還是少數而已。絕大多數都是隨著這刀斧加身,成了真正的亡魂罷了。不,應該說是連亡魂都做不成,因為這一死,可真是萬事皆消了。
哪吒也正是因為清楚這一點,所以才沒能立刻跟上自己兩個哥哥的腳步。畢竟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知道了死亡的恐怖之後,想要再死一遍,可就不可能有那麼的乾脆、痛快。不過,此時此刻,他就算是活著又能怎麼樣呢?也不過只是索然無味而已。
生不能盡父子之孝,兄弟之悌,難道連死也做不到這一點嗎?想到了這裡,哪吒卻是覺得,死亡其實也沒有那麼可怕了。所以他當下一笑,手上搓出一團三昧火來,就已經是直接地點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是蓮花身,砍頭斷軀都死不了,蓮花一接,拿水一澆就能活回來。所以想要徹徹底底地弄死他,非是雷火發作不成。當然,他有法力護身,尋常的雷霆火焰也很難傷得了他。所以他想要自戮,還非要費點功夫地點起這一團三昧火才行。
火焰一起,草木之軀頓時便是遇火高漲,騰騰的三昧火在瞬息之內,就已經是把哪吒的整個身軀吞沒了下去。他的身軀一點點地在火焰裡坐化,化作飛灰而去。但是他卻沒有絲毫的哀嚎和叫苦,反而是如同大徹大悟,擺脫了所有苦痛一般,在這個時候唸叨出了自己一生中最後一句言語。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一言已畢,火焰怦然炸裂,蓮花軀再無片點存世,而是徹徹底底燒成了灰燼,隨風散去。而看著他們三兄弟這樣的一個下場,在場的所有逆賊,都在心裡生出了一種莫名的悲涼來。
他們兄弟走的還算是一個光明磊落,大義凜然,然而他們呢?他們又豈能有這樣的一個待遇?一想著自己被掛上一個謀逆的名頭,死了之後還要被人刻在史書之上,遺臭萬年,這些人心裡面的惴惴不安都快要把他們給徹底逼瘋掉了。
古人講究一個身前身後名,他們也是一樣。身前如何,這是他們眼下爭取的東西。而身後如何,卻是他們一輩子都在想的東西。就像是佛門把佛祖形容的上天下地,無所不能。天下地下,唯我獨尊一樣,其實都是在為他們的身後名造勢而已。
可問題是,這天界要還是他們佛道兩門坐大的還好,他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強權之下,別人也只能看到他們所記錄的東西。但是現在,天下已經不是他們的天下,而是天帝和他的天庭的天下。而以天庭裡那些史家出身的仙官的手段和作風,他們想要粉飾自己的身後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哪吒三兄弟還好,史家多少還會因為他們的孝悌而給他們添上幾句讚譽,把他們的謀逆罪行給一筆帶過。但是他們,從來都是站在天庭仙官頭上拉屎的他們這回落到了這些史家人的手裡,這要是不讓他們知道史筆如刀的厲害,恐怕那些仙官們自己都會覺得沒臉去面對那些史家先賢們。
而一想到自己死了之後還要被這些史家仙官拿筆鞭屍,給自己留下千百世的罵名。這些個逆賊,不論是神仙還是菩薩,都是坐臥難安了起來。
其中,尤其是以地藏王菩薩和那幾個神霄帝君為甚。要知道,為了經營名聲,他們可是投入了莫大的苦心,虛耗了千多年的時光,才能有今天這樣的讚譽。
神霄帝君也就算了,畢竟隨著宋代神霄派的沒落,他們的名聲在民間也已經是不顯了起來。但是地藏王可不一樣。以花言巧語編排自己身入地獄,給佛門跑馬圈地行為的他在民間可是有著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度化地獄一切亡靈惡鬼的美名。直到今天,他也是香火不斷,信眾無數的。
這麼大一個名聲,要是崩塌了,損毀了,甚至萬劫不復了。那可真是比殺了他還要痛苦的事情。可以說,只要一想死了以後就要被叛成妖僧邪佛,定為邪神淫祀,他就是心亂如麻,連死都不敢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