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大華召開三日一次的朝會,如今文臣武將聚集的越來越多,西北各郡縣不斷有官員回京述職,然後重新接受任命。
這就面臨了重新封官,爵位和待遇更定都要提升了。
進京的官員都激動萬分,以前他們只是小吏,或是衰落的門閥子弟,如果在大隋,幾乎沒有再被重用的機會,仕途之路暗淡,但是亂世給了他們機會,而且更值得慶幸是,他們自己站隊準確,都成為開國的一批臣子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近百大臣大呼著,聲音嘹亮,跪地朝拜。
“眾卿平身——”羅昭雲不疾不徐,正襟端坐,俯視下方。
“謝萬歲!”群臣按大小官爵站好,入朝之前,已經有司禮監的人為他們介紹過了,暫時按當前爵位排好。
左側武將並立三列,依次為屈突通、陳祾、來護兒、郭孝恪、侯君集、秦瓊、薛萬仞、張峻、寧武飛、崔師、梁元禮、麥季才、麥孟才、薛萬備、韋義節、周紹基、周紹範、慕容懷固、慕容思觀、賀若懷廓、周仲隱、樊東尹等人。
右側文人有高士廉、長孫順德、溫彥博、長孫無忌、蕭瑀、高孝基、辛公義、褚遂良、杜如晦、于志寧、蘇均、長孫安世、蘇昱、慕容思廉、虞仁孝、虞澄道、高表仁、孔穎達、虞世南等人,可謂人才濟濟。
羅昭雲說道:“諸位卿家,我大華自西北崛起,橫掃吐蕃,打通河西走廊,吞掉西秦,擊垮梁、唐、突厥聯軍,如今獨佔關中,版圖之大,超越當年戰國的秦王朝,與西域三十六國溝通加強,少數民族依附,大華實力在與日俱增,這都是與眾卿家群策群力有關。”
大臣們聽到這樣的讚賞之語,心中都非常高興,誰也不嫌功勞多,抬舉越高,越受重視,自覺跟對了明主。
接下來,長孫無忌站出來,講述了天水後方的民政開展情況,新增戶籍,開墾荒地,糧食豐收等,給文武群臣吃了定心丸。
各地前來長安述職的地方官員都興奮地彙報了本地的情況,大多都是穩定生產,百廢待興,百姓安定,糧食足夠,不會再餓死難民等,給人一種戰後重建的安穩氣象。
這些政事談完,褚遂良站出來,提出頒佈新政和律法之事,以及重新封官,派往關中各地,繼續安定地方的意見,得到群臣支援。
羅昭雲道:“這件事,朕已經交給溫彥博、長孫順德、姚思廉、蕭瑀、高士廉等大臣合力商討,很快就有定論了,到時候頒佈出來,封官賜爵,論功行賞,推行新政,經商賦稅,實施大華律令,科舉選拔人才等等事情,都會公佈出來。”
群臣點頭,覺得能推陳出新,改革弊端,賞罰分明,使臣子們安心,大華強大,尤為重要。
這事談完,有人站出來,提到了立後之事。
以高士廉,長孫順德等推薦了長孫無蓉,理由是出身名門,儀容貌美,才能出眾。
曾受薛道衡的恩惠的門生,推薦薛芷箐,一致強調她才貌雙全,名冠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