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江山爭雄羅成蕭後> 第八百二十一章 夏國反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二十一章 夏國反應 (1 / 2)

信都郡,長樂宮!

竇建德接到李淵的親筆書信之後,臉上露出猶豫之色,雖然他早就想過,唇亡齒寒,不能對洛陽見死不救,但是,真要帶著主力軍去援助洛陽,跟二三十萬的大華強軍廝殺,最後兩敗俱傷,他也不會那麼傻。

因為夏國元氣大傷,很可能會被涿郡的羅藝,西北的李唐,從背後、側方來一刀,河北的爭權就要遭到毀滅打擊。

而且王世充是個小人,反臉無情,口腹蜜劍,竇建德也對洛陽垂涎已久,恨不得大華跟王世充死磕之後,兩敗俱傷,然後再揮師南下,擊退大華,這樣河北軍就能佔據了東都,把河北、河南都整合在一起。

戶部尚書宋正本站出來道:“陛下,李唐既然許出承諾,要給我們送來糧草、軍餉、戰馬、武器,以及派來五千弓箭手輔助,也算出人出力了。而且,有突厥兵馬進犯燕山一帶,牽制羅藝,這樣我軍就可以抽調出更多人馬,對洛陽一帶的大華軍團,發起進攻了。”

左僕射齊善行則道:“出兵雖然是必然,但根據情報,似乎王世充憑藉洛水防禦和攻城壁壘,再堅守半年不成問題,每過一日,兩軍都在消耗,所以,我軍不宜立即就過河跟大華拼個你死我活,建議從東面開始推薦,先攻打黎陽倉,把整條永濟渠全部掌控在我夏國手中,勢力在向齊地推進,趕走李密和徐世績的殘軍,這樣我們可以招募更多的壯丁入伍,開赴前線與大華作戰,還要充足的糧草。”

竇建德覺得齊善行說的很有道理,黎陽倉在黃河以北,永濟渠的南面,一直被瓦崗軍牢牢守住,那一片都是瓦崗軍的地盤。

但是今非昔比,瓦崗軍不足十萬人,而且聽聞李密已經喪失大志,在滎陽酗酒享樂,這是夏軍南下,攻打裡黎陽倉的好時候,有了充足糧草,不但夏國的軍力物資得到補充,還能開倉放糧,招募更多新軍,帶往洛陽作戰。

竇建德微微點頭道:“不錯,朕以為,我軍走黎陽倉、滎陽的路線是穩妥的,首先沒有黃河沿岸的大華軍阻截,其二就是在進軍中,我軍可以輕易戰勝瓦崗參軍,沿途收拾一些草莽賊寇,提高我軍士氣,對後面跟大華交鋒,起到預熱效果。”

“陛下英明,這樣我軍以戰養戰,反而能磨鍊出來,跟大華交鋒的時候,已經有很強的戰鬥力。”

“陛下英明!”其它大臣們都紛紛附和稱讚。

竇建德對這次作戰非常重視,猶豫一下,說道:“這一次,朕要親自御駕親征,北面有劉黑闥坐鎮,防範羅藝,朕已經放心,但是南面佔據,光靠蘇定方、徐圓朗、王伏寶等幾位將軍,缺乏一個總指揮,朕實在不放心,他們與李靖交手,因為根據訊息,這個李靖擅長兵法,胸裝韜略,很難對付,他在西北立下赫赫戰功,不容小覷,所以,唯有朕親自前往坐鎮中軍,指揮大局,方能安心。”

眾臣聽完,也都贊同竇建德的話,因為蘇定方雖然是勇將,還即將成為駙馬,但太過年輕,幾年前曾經攻打幽州時候就中伏擊大敗過,後來再沒有參與大戰、克勝經驗。王伏寶雖然也是大將,但勇有餘而智不足。

至於徐圓朗那是一路小諸侯投靠夏國,讓他掌控二十萬大軍,誰也不會放心。

所以,竇建德打算親自出徵,一來自己領軍作戰,還頗有心得,二來威望足夠,可以震懾三軍,提高士氣,三是牢牢把握住軍權,以防麾下大將功高蓋主。

竇建德當下安排道:“那好,眼下就密切關注大華與洛陽交戰情況,一邊等待李淵和突厥的實際行動,同時調動大軍向東部移動,讓蘇定方、王伏寶襲擊黃河以北的瓦崗軍餘部,拿下黎陽倉城!”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