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江山爭雄羅成蕭後> 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 (1 / 2)

長安皇城。

羅昭雲在御書房,批閱了一疊奏摺之後,又拿起了一張圖紙,在上面勾勒起來。

雖然他酷愛歷史系,也讀過一年多的歷史專業,但本科時候卻是實打實的工科學生,因此,有些課本知識卻並沒有都扔下。

圖上有水流、槓桿、齒輪、大型鐵錘等零件,還有大型刀片、車床、鎖鏈等,並不繁雜地勾畫在一起。

這個草圖,是羅昭雲想了多年,才逐步完善的一張水力鍛造機草圖。

水力的使用,在歐洲近代發展中,製造水力車床等,太過密切了,甚至是里程碑的作用。

根據歐洲工業史,最早的水錘出現於15世紀,率先德國錫耶格蘭德採用了槓桿錘或落錘,所用水輪軸與錘杆平行,末端為凸輪,使錘杆升高到支點和錘頭之間,這種錘的工作速度為每分鐘70次,且能夠舉起較大的錘頭;以後出現了尾錘,鍛打速度每分鐘200次,錘頭重量50到250公斤,極大地解決了鍛造工藝,使大批次生產成為可能,從而拉開了工業的序幕。

十五世紀末期,水力衝壓機、水力鑄造機等相繼出現,為後來的蒸汽機的發明與創造,提供了物質條件和可能。

羅昭雲覺得這個時代,要發明蒸汽機,就如同憑空造樓閣,不只是理論接受問題,而是相應的一些零件,根本沒有。甚至說,達不到要求,需要軸承、活塞、鋼結構等。

這個隋唐時代,儘管有了炒鋼技術、百鍊鋼技術、灌鋼技術的創造和發展,鋼鐵有了一些發展,與生鐵、錫鉻元素混合,用於武器裝備,但對於民生方面,生活細節等,鋼鐵應用還很少。

“先發明出來水力鍛造機,可以將鍛造工藝提升,零部件達到標準化生產,逐步取代人力的手工打砸,然後製造水力紡紗機等,大力製造『毛』線,生產『毛』衣,改善民間百姓的衣衫取暖問題,還能對外貿易”

羅昭雲想法很多,平定天下的事,已經趨於尾聲,坦白說,不論是蕭銑,還是杜伏威、輔公拓,他已經不放在眼裡,只要北方几個梟雄伏誅,尤其是李唐的覆滅,使羅昭雲真正的沒有了後顧之憂。

目前,他開始關心朝政,平衡南北差距,打破勳貴壟斷,為寒門開啟晉升之路,科舉選拔人才,製造出先進生產力,解決民生問題,讓百姓有衣穿,有飯吃,過上溫飽生活,已經成為羅昭雲的重心。

“陛下,造工局的侍郎周晉到了御書房外,等候陛下召見。”

“來的正是時候,領他進來吧,朕有話對他說。”

“喏!”宦官出去傳達,頃刻,皇家造工局的侍郎周晉,步入御書房的殿內,躬身行禮。

“免禮平身,起來說話。”

“謝陛下。”周晉起身,站立後說道:“陛下,臣入宮是想向陛下彙報幾件事。”

“哦,能一下子彙報幾件事,看來近來造工局收穫不小啊!”羅昭雲微微一笑,這皇家造工局,直屬於皇室,脫離出工部,只聽陛下的調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