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這支短火銃的銃管已經整體被替換掉了,變得更短了,不到一尺。
有明一朝,這一尺差不多在三十二公分,當然,這公分是朱載壡按著後世的單位標準來看的。
這一長度其實是遠低於軍中常備的鳥銃長度的。
鳥銃的銃管一般都在五尺上下。
銃管周身圍繞著金絲纏繞形成的夔龍,銃管的中部刻有六字雙行泥金楷書,大明嘉靖年制,其後半部分則是安著一小塊夔龍龍首形的望山。
朱載壡拿起這短火銃,熟練的為其裝上火藥,而後再扭動簧輪內的發條,這一套動作下來,很是熟練。
畢竟在這軍營中待的幾個月不是白待的。
只不過,他並沒有放鉛子,而是直接拿著上好火藥的短火銃直接走出棚子,斜對著天空,抬手就是一槍。
砰——
瞬間,一聲巨響在朱載壡的耳邊炸響,受到這後坐力,自己的手差點都握不住火銃,整支火銃差點懟到自己的臉上。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伴隨而來的是那淡藍色的煙霧以及刺鼻的硝煙味,一併向朱載壡襲來。
這是一聲訊號,大閱正式開始的訊號。
所有人都明白這一點,一個個都屏息凝神看著那條空蕩蕩的橫街。
下一刻,號炮響起,一連數聲,響在整個天際之間。
那號炮其實就是三眼銃,威力不大,但是這響聲很大,作為號炮最合適不過,畢竟就聽個響聲。
號炮的聲音還未消散,便聽到那腳步聲隱隱約約從遠處的長安右門傳來。
第一個方陣,由三百親從侍衛組成的的方陣,登場了。
這些士卒們都是從神樞營的兩個步軍營,整整六千人當中精挑細選出來的。
而那六千人,本身就是算得上這個時代的精銳,現如今這親從侍衛更是精銳中的精銳,雖說沒有經歷過實戰,但是從這紀律上便能看出來他們的精銳。
盛夏時間,南京已經很是悶熱了,而且因為南方的水汽更多,所以讓這份悶熱更加難受。
首發&:塔>讀小說
平常人穿件絲綢衣裳都覺得熱乎,但是這些人穿著全套的盔甲,頂著日頭愣是不發一聲。
本來朱載壡想要讓這些參與大閱計程車卒們唱歌的,之前的軍歌已經編出了好幾首,但是轉念一想,這一邊走路一邊唱歌,還是有些尷尬,遠遠不如沉默給人帶來震撼之感。
因此也就打消了這一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