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貝里昂突襲戰讓帕拉迪島出現在世界各國視線之中,成了當下最受世界關注的焦點。
當然,其中原因不僅僅是在突襲戰中的卓越表現,還有他們本身就十分敏感的身份——艾爾迪亞的遺族。
受到重創的馬萊花費一個月組建了新的政府和軍部,開始在全世界範圍拉攏同盟。
他們沒打算僅憑帕拉迪島在大會上的一番話就放下恩怨,而是選擇儘快解決這個威脅。
對方的國土僅僅是個島嶼,但卻擁有著全部九大巨人之力。
其盟國是歷史上一直與艾爾迪亞帝國交好的希茲爾國,手握無數重要戰略資源,一定也在幫助帕拉迪島發展科技,這樣下去帕拉迪島的實力會越來越強。
馬萊背靠汪洋大海,本來是一道天然的防護,他們不能允許背後存在這樣一個戰鬥力極強的老冤家。
對於馬萊的呼應以及隨之而來的艾爾迪亞威脅論,其他各國抱有不同看法。
有相當一部分中小體量國家選擇響應馬萊,它們大多是之前馬萊的附屬國和關係緊密的國家。
雖然馬萊如今已經失去了全部智慧巨人之力,科技方面也要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可否認馬萊依舊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巨無霸。
他們之間的各種貿易往來和軍事合作早已形成成熟的體系,得罪馬萊對他們來說沒什麼好處。
相反,如果他們此時幫馬萊一把,象徵性地給予一點點支援,在未來與馬萊的合作中就能換來更多的好處,真打贏了還能分一分那小島上的資源,何樂而不為。
至於沒有響應馬萊的國家也不是站在帕拉迪島這邊,只是沒有站隊而已。
他們大多跟馬萊交惡,但對艾爾迪亞人的印象也沒好到哪裡去,懶得摻和,抱著胳膊看狗咬狗就好了。
就連希茲爾國也沒有明顯站隊表態,只是默默向帕拉迪島輸送了一些裝備上的支援,其中包括以冰爆石為動力的新型空中作戰工具——飛機。
海那邊馬萊聯軍集結的同時,帕拉迪島這邊也在為戰鬥做準備。
兵團方面在集結部隊,誕生沒幾個年頭的坦克裝甲車和飛艇紛紛出動。
另外,島上的平民也開始陸續向希娜區內撤離。
這次的撤離給足了準備時間,大大小小的城鎮村落也都有卡車輔助撤退和運送物資,所以人們唯一需要擔心的事情就是希娜區內的生活會有些擠,而不用擔心物資不夠用。
至少短期來看是這樣。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這次撤離防備的不只是從海那邊襲來的敵軍,還有三道牆壁內隱藏的超大型巨人。
如果不撤離,萬一始祖之力出現了問題,最先被踩扁的就會是希娜區以外的民眾。
“我們這第一梯隊的搭配有點亂啊~”
吉克盤腿坐在瑪利亞巨壁頂端,一邊擦拭眼鏡一邊感嘆。
吉尤達和艾倫坐在他身邊,笑著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