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走到王家大院,就能感覺到濃濃的喜氣,老遠就看到門頭貼著的大紅喜字,以及門口圍著一群小孩,正想辦法要點喜糖或是鞭炮。
見到馬車過來,孩子們又都呼啦啦地跑過來,嘰嘰喳喳地看大馬,還有在王家大門口喊著:“王大奶奶,王大奶奶,王家姑姑回來啦….。”
聽到孩子們的喊聲,沒一會王家人從門口蜂擁擠了出來,衝在最前面的不是祁小念,而是二嬸和三嬸。
“嘖嘖,芳枝啊,這越來越有派兒了啊,哎呀就是不一樣呢,”三嬸依然改不了酸溜溜的態度說話。
二嬸則扒著方知的車門,往裡探望,見第一輛車坐著的是方知娘幾個,便顧不上打招呼就想看第二輛馬車,被侍衛冷冰冰地攔住了。
她無奈的撇嘴,想說點什麼卻沒敢說出來。
方知還沒有下車,侍衛便將車門圍起來,這是驅趕那些準備湊上前的,不是王家人,上來套近乎的人,不是為了保護方知,是怕三個孩子被誰下黑手。
其實方知不願意這樣的,但是為了孩子的安全只能任由侍衛這般做了,無語地將三個孩子遞給大哥二哥三哥他們,自己這才被大嫂扶著下了車。
人逢喜事精神爽,見到老孃祁小念那容光煥發的樣兒,方知便想到這句話,二哥休妻,帶著兩個孩子獨自生活,幾乎成了祁小念的心病,尤其是起初家境貧困,像二哥這樣的條件的,沒有誰家願意將姑娘嫁過來給當後孃的,後來富裕起來了,想攀親的多了,祁小念又覺得這些人有所圖,都是人品不咋地的,便又擔心姑娘嫁過來對孩子不好,要是虐待孩子,兩個孩子有什麼三長兩短的,她的罪過可就大了,所以一直躊躇著,不知該給王財來找什麼樣兒的好。
現在這塊心病終於解決了,雖然村裡人都嘲笑說王財來娶個帶拖油瓶的,但是祁小念沒覺得什麼,因為許晚脾氣好又溫柔,尤其是對兩個孩子真心照顧,這是最難得的,所以許晚即便有孩子也是最佳人選,何況人家還會讀書認字兒,可要比自家兒子地位高,不嫌棄兒子是泥腿子甘願下嫁,只這一點就讓祁小念很是歡喜。
方知娘幾個被一眾人簇擁著進了王家大院,三嫂的肚子看著已經老大了,應該快到預產期,所以扶著腰站在廚房門口對著方知微笑,恐怕被哪個孩子亂跑撞倒。
方知擺擺手,打了聲招呼,便跟著娘走進屋裡,廳堂里長期開著門有點涼,就讓方知娘幾個直接進了東堂屋,也就是爹孃住的房間。
由於爹有老寒腿,炕早早地燒起來,這樣爹的腿不至於天剛冷就開始疼。
挑開門簾,就見到王老太笑吟吟地坐在炕上,方知便帶著三個孩子見禮,王老太趕緊讓起身上炕,說路途長坐馬車,身子定然涼透了,先上炕暖和暖和。
方知便帶著孩子們上了炕,果然炕上燒的熱乎乎的,坐上去很是舒服。
大嫂與大堂嫂劉望弟給方知娘幾個倒了幾碗糖水,跟著擠進屋的一群小不點也要喝,最後被大嫂帶著去了廳堂那邊喝去了,屋子裡這才安靜下來。
二嬸在炕邊摸著方知的裙襬撇嘴道:“芳枝啊,你怎麼還穿細布衣衫啊,那麼多的綾羅綢緞放著被老鼠啃嗎?”
侯爺給送過來的綾羅綢緞,趙家村裡的好多人都看見了,所以王家村這邊也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