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大庭廣眾之下發生的事情,想知道內容的人自然都知道了。
起初難免對喬巧巧有意見,怎麼說些有的沒有的,氣人的招數實在不高明,可等得知喬巧巧說的話言中了之後,那心境可想而知,這丫頭居然這樣的敏銳!
大晚上的,皇帝沒臨幸妃嬪,反而把延安侯叫進宮裡。
“……還等回到喬家,那小九就自己說出來,說他阿媽有蒙古血統又如何?她明明一直生活在西北,是大隆人。”延安侯道。
大隆也有歸順的蒙古諸部,甚至小西軍裡蒙古降將擔任著高位,可喬國公不一樣,他怎麼能忍受現在三分之二的孫子帶蒙古血統呢?他要是能,當年也不會毒害與喬十六相戀的蒙古公主,導致喬十六遠走後被俘,死在漠北。
喬國公確實偏心小兒子,但他最喜歡的小兒子不是喬十三,而是喬十六,喬十六年紀比喬大還小好幾歲,卻有勇有謀,又懂事明理,那時候喬國公是打算將來讓位給喬大,再讓喬十六在幕後輔佐,這樣喬家就可以穩如磐石,卻不想喬十六沒有闖過情關。
皇帝搖搖大腦袋,問道:“喬國公情況怎麼樣?”
延安侯諷刺的道:“自然是又要吐血,估計回去後,喬家還有的鬧。”
延安侯又道:“喬巧巧這丫頭還真是老頭的剋星,這才來多久,小時候的仇也快報的差不多了!”
皇帝扭頭瞪了他一眼,道:“你多大人了,說話能不能謹慎點?”
延安侯不以為意,心說我都大多人了,說話還不能隨心所欲,那還混個屁?
當然,當著皇帝的面可不能這麼說,皇帝他上位這麼些年,可以說國朝盡在掌握,可他說話做事也要剋制,凡事三思再三思。
雖然延安侯替他覺得真沒勁,不過不可否認他是個好皇帝。
“那喬丫頭和太子又鬧什麼呀?”皇帝又問。
後來喬巧巧與太子匯合後,居然與太子吵了起來,太子沒覺得小八有什麼異常?喬巧巧就抱怨他的金手指垃圾,就不能進化一下嘛,應該這樣那樣才好!
兩人說話聲音大了一些,被人看見就說喬巧巧跟太子吵架了,好像是抱怨太子不幫她對付喬家那兩個新冒出來的孫子。
“……,這兩人說話,有時候實在叫旁人聽不懂。”延安侯想到他問詢時前來彙報的那人那副表情,差點噴笑。
皇帝聞言也笑了,卻道:“人家師姐弟可不一般,不怪你的人聽不懂。”
延安侯又回稟道:“大概是喬巧巧很忌憚那個小八,太子沒有發現小八有什麼不對,喬巧巧就抱怨太子看人不行,她自己預言,小八很可能是她平生宿敵之一。所以她現在就要對付人家,不然就是養寇自縛。”
皇帝與延安侯對視,雖然說喬巧巧的預言他們不太信,小八雖然是喬家男丁,可他是庶房庶子,完全不能跟喬巧巧相比,怎麼就能威脅到她?她未免杞人憂天,但是考慮到她今天很神奇的一猜一個準,居然猜到小八有蒙古血統,所以皇帝的意思是讓延安侯安排人手盯著小八,延安侯點頭,表示懂。
兩人沒有去談什麼除了小八這個隱患,他們都不會把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放在心上,再說真要除也應該是喬國公自己除,就如喬巧巧所說,當初那樣對蒙古公主,現在認下這兩個孩子又算什麼?
可考慮到喬家的子嗣問題,大家都覺得喬國公肯定會留下這兩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