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能夠刺入機械,這種針劑的針頭強度非常高。
但是理論上,就算刺穿的是要害部位,也是可以馬上被治癒的。
所以其實不需要特別小心的選擇這種針劑究竟要刺在什麼部位。
尼爾的這種醫療器械,同一時間內只能補充三管。
其重新整理時間是彼此獨立的。
如今,受傷計程車兵一共有五位。
所以,其中兩人要等到天亮的時候才能得到接下來的治療。
尼爾理所當然的立即做出了誰可以馬上消除痛苦的判斷。
優先治療兩位重傷者。
剩下的那個名額,則是留給三人中表現相對最好的一位。
這樣是最為公平的,也能作為激勵眾人今後拿出更好表現的表率。
要知道,這種奈米治療機器人雖然會自動補充,但在必然會出現重傷患者的戰場上,就是極為寶貴的。
現在的塞恩人離做出這麼好用的東西還有太長的路要走。
所以真的到了危急時刻,有幾個重傷不治的患者被抬到尼爾面前後,他就只能根據他們的功績來決定誰可以得到針劑了。
對於其餘的傷員,只能將其殺死來予以慈悲、結束痛苦。
這是沒有辦法的,資源有限,一切憑實力爭取。
士兵是消耗品沒錯。
可他們也是偉大的機械神教的一員,是珍貴的同胞。
只要有辦法能在不損傷更遠大利益的前提下避免減員,羅子軒一定會選擇那種方案。
現在的戰鬥以步兵為主。
今後,將要逐漸過渡到以載具為主。
然後,就是AI智慧部隊和超視距武器為主。
即便真的需要出動步兵,也都要人均穿戴防護效能極強的動力裝甲。
穿這種裝甲是很有必要的。
不僅僅是因為士兵的生命也是很有用的零件。
更因為,這種裝甲的防護效能可比一般的掩體強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