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逸挑眉看著賈臨慌亂的模樣,忽然抬手虛扶:"起來吧,我不過隨口一問。"待賈臨起身,他才抱臂倚上硃紅廊柱,拇指有節奏地叩擊著刀柄:"說說看,唐家老爺子究竟與師父有何淵源?"
賈臨忙不迭整理衣襟,語速極快地開口:"那是八年前的事了。老爺從極北苦寒之地遊歷歸來,途經木塔郡時,正遇唐家商隊遭''黑山匪''埋伏。"他神情愈發凝重,"那夥土匪頭子''鐵臂熊''張猛,早年曾是綠林響馬,一身橫練功夫已至後天後期,尋常刀劍難傷分毫。唐家老爺子雖為一族之長,卻更擅長經商之道,武功不過後天中期巔峰,三招兩式便被打得左肋骨折,鮮血浸透了錦袍。"
"當時唐家護衛已折損七成,商隊的三十輛馬車被劫走二十餘輛,"賈臨的聲音裡帶著幾分後怕,"眼看土匪就要屠盡活口,老爺正巧策馬經過。他一眼認出唐家老爺子是早年在藥王谷結識的舊友,當即抽出腰間軟劍,施展''破雲三式''衝入戰團。您沒見過老爺出劍的模樣——劍光如銀河倒懸,不過盞茶工夫,便將張猛的左臂斬落,餘下土匪嚇得跪地求饒。"
雲逸聽得入神,下意識追問:"後來如何?"
"後來唐家老爺子為報救命之恩,執意將名下產業分一半給老爺,"賈臨苦笑著搖頭,"老爺推辭不過,只收下了城西的藥鋪與''江湖酒樓''。說來也奇,老爺對藥草一道竟無師自通,連唐家的老藥師都驚歎他''辨草如辨人''。如今藥鋪的藥材,十之六七取自恆峪山脈——您種下的那些草藥,可都是老爺親自選的種。"
陽光穿過葡萄藤的縫隙,在賈臨臉上投下斑駁陰影。他忽而放低聲音:"至於咱們現在住的宅子,原是唐家的外宅。老爺子特意找人看過風水,說此處''左臨玉華河,右倚聚寶盆'',最宜習武之人居住。若不是他老人家出面,單憑咱們,便是砸鍋賣鐵也換不來這三進三出的院落。"
雲逸聞言,目光漸漸柔和。他望向遠處蔥鬱的恆峪山脈,忽然明白師父為何總在深夜對著藥田出神——那些青翠的藥草,不僅是濟世救人的良方,更是一位武者對江湖情義的無聲回應。他轉眸看向賈臨,語氣裡多了幾分溫厚:"賈叔,陪我去江湖酒樓走走吧。有些事,該從人間煙火裡尋尋答案了。"
當二人並肩穿過垂花門時,簷角銅鈴忽然叮咚作響。雲逸抬頭望去,只見漫天雲霞如錦緞鋪展,正與記憶中師父揮劍時的劍光,在暮色裡悄然重疊。
賈臨領命在前引路,雲逸踏著青石板穿過街巷,暑氣蒸騰中忽聞一陣醇厚的酒香氣。抬眼望去,三丈高的朱漆門樓上,"江湖酒樓"四個鎏金大字在日光下灼灼生輝,飛簷斗拱間懸著的琉璃風鈴叮咚作響。
三層樓宇皆用南洋進口的花梨木建造,雕樑畫棟間繪著《風滸傳》裡的英雄典故,門首兩側的石獅子爪下各踩著一個酒罈,壇口還飄著幾縷未散的酒香。
尚未進門,便見門口停著三輛雕花馬車,身著錦緞的富商正由小廝攙扶著下車,腰間玉佩撞擊出清脆聲響。門內更是熱鬧非凡:一樓大堂擺著二十餘張榆木圓桌,坐滿了三教九流——有揹著長劍的江湖客,有頭戴方巾的書生,還有身著短打的商販。跑堂的小二挽著袖口,胳膊上疊著五六個青瓷盤,正扯著嗓子報菜:"來嘍——清蒸鱸魚配碧潭香米!"&bp;"再加兩罈女兒紅!"&bp;此起彼伏的碰杯聲中,竟還夾雜著胡琴的咿呀聲。
一名店小二眼尖,望見賈臨立刻堆起笑來,手中抹布在肩頭一搭:"賈爺今日可是稀客!快裡邊請——"話未說完,目光落在雲逸身上,見他雖衣著樸素卻氣質不凡,立刻改了稱呼,"這位公子面生得很,莫不是......"
"這是我家少爺。"賈臨淡淡一句,便叫小二登時肅容。那小二忙不迭行了個半禮,腰彎得幾乎與地面平行:"不知少爺駕到,小人有眼不識泰山!樓上雅間早已備好,請隨我來!"說著便領著二人穿過大堂,繞過繪著"醉八仙"的屏風,踏上鋪著猩紅地毯的樓梯。
二樓走廊兩側的隔扇門皆用湘妃竹簾遮擋,每走幾步便有茶香與菜香撲鼻。小二推開最裡側的雅間門,雲逸抬眼便見臨窗處設著一張酸枝木圓桌,桌上擺著景德鎮的青瓷茶具,窗下正是主街全景:賣糖畫的老翁正用銅勺勾勒鳳凰,耍猴人敲著銅鑼引得孩童追逐,更有身著勁裝的武者策馬而過,腰間兵刃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少爺請看,這是咱們酒樓的''臨江仙''雅間,"小二殷勤地拉開椅子,"正對玉華河支流,逢上雨天還能聽見雨打河面的聲音。"說著遞上一本燙金選單,封面用銀絲繡著饕餮紋,翻開後但見菜品分"江湖菜""英雄譜""隱士羹"三類,"龍井蝦仁"旁註著"用清明前龍井嫩葉炒河鮮","九轉大腸"後寫著"秘傳十三香滷製",最絕的"佛跳牆"旁竟蓋著掌櫃的私印。
雲逸指尖劃過"踏雪尋梅"的菜名,抬眸問道:"這是什麼?"小二立刻賠笑解釋:"這是用雪梨雕花盛著鹿肉丁,佐以梅花醬,是咱們掌櫃的獨創菜式。"雲逸點點頭,點了"踏雪尋梅""百鳥朝鳳"與"青龍臥雪"三道招牌菜,又要了一壺桃花釀。
待小二退下,雲逸才倚著窗欞細看樓下景緻。只見一名賣藝女子正在街角舞劍,劍光如銀蛇遊走,引得眾人喝彩;隔壁綢緞莊的老闆娘正與西域商人討價還價,手中的翡翠鐲子在陽光下綠得透亮。
他正看得出神,忽聽身後傳來環佩叮咚聲,抬頭便見一位身著月白長裙的中年女子,正含笑立在門前。
她鬢邊斜插著一支和田玉簪,衣襟上繡著精緻的藥草紋樣,雖是便裝卻難掩貴氣。賈臨立刻躬身介紹:"少爺,這位是唐音茹唐管家,江湖酒樓的掌櫃。"唐音茹微微福身,聲音如暖玉般清潤:"見過少爺。老爺常說,若有一日您來王都,必到這酒樓坐坐——不想今日竟成真了。"
雲逸望著她衣襟上的藥草繡紋,忽然想起賈臨提過的唐家淵源,心中不禁多了幾分親近。他起身回禮,目光掃過雅間內懸掛的山水畫,笑道:"久聞江湖酒樓之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只是不知,唐姐可曾想過,將這酒樓開到更繁華的地段?"
唐音茹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掩唇輕笑:"少爺果然眼光獨到。實不相瞞,老身正有此意......"她話音未落,小二已端著酒菜推門而入,青瓷盤中的菜餚色澤豔麗,蒸騰的熱氣裡混著桃花釀的清甜,將這江湖相逢的故事,悄然浸潤在人間煙火之中。
唐音茹蓮步輕移,在雲逸面前俯身行半禮,月白裙裾掃過青磚地面,腰間玉佩隨動作輕晃,發出清脆聲響:"見過少爺。老爺臨行前特意交代,若您來此,需以對待家主之禮侍奉。"她直起身時,雲逸注意到她衣襟上繡著的藥草紋樣——正是恆峪山脈特產的七葉靈芝,針法細膩,連葉脈紋路都清晰可見。
"唐姓在王都可是大族,"雲逸目光灼灼,"聽聞唐家與藥王谷頗有淵源,唐姐這繡紋......"
"少爺好眼力,"唐音茹唇角揚起一抹讚賞,"這是家主親自吩咐繡的。當年老爺在木塔郡救下家主時,對方已是藥王谷外門弟子。若非老爺以獨門刀法治住他心脈之傷,怕是等不到藥王谷的救兵。"她抬手輕拂袖口,露出腕間一道淡疤,"我這道傷,便是當年護主時所留。自那之後,唐家上下皆以老爺馬首是瞻,我亦辭去藥王谷差事,專心打理老爺的產業。"
雲逸聞言,不禁想起山中師父常配的金瘡藥,那獨特的藥香與唐音茹身上的氣息隱約相似。他面露赧然:"實不相瞞,我在山裡每日除了練刀便是侍弄藥草,連王都有多大都不清楚。若唐姐不嫌棄我愚鈍,日後還要多指教。"
"少爺折煞老身了,"唐音茹擺了擺手,示意小二將菜盤擺上,"江湖路遠,有的是時間慢慢學。您且先用膳——這龍井蝦仁用的是清晨剛撈的河蝦,配的是明前龍井;琥珀肘子滷製時加了二十一味草藥,最是滋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