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天刀各種活動> 第61章刀光映琴韻俠義照江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1章刀光映琴韻俠義照江湖 (1 / 2)

真氣如晨露般從百會穴滲入,沿著任督二脈周遊全身,所過之處,前日與唐秋雪對練時留下的痠麻感盡皆消散。當真氣行至丹田,他忽然感覺有什麼在體內輕輕震動,彷彿遠處有刀鳴與之呼應。睜開眼時,窗外已泛起蟹殼青,東方天際隱隱有金光流轉。

破雲刀握在手中,刀柄上的雲紋與掌心的汗漬融為一體。雲逸在庭院中站定,先演練前三層刀訣。“劈雲式”如開天闢地,刀鋒劃破晨霧,驚起簷下宿鳥;“穿霧式”似游龍入淵,身形輾轉間,青石板上只留下淡淡足印;“破山式”若雷霆震怒,刀勢未至,木人樁已簌簌發抖。三層刀訣走完,他衣袂盡溼,卻覺丹田處有熱流翻湧,竟比往日多運轉了一個小周天。

“第四層,破劍式。”雲逸望著七零八落的木人樁,低聲自語。刀訣圖譜上的文字突然在眼前鮮活起來,“夫劍者,攻伐之器也;刀者,守禦之宗也。以刀破劍,非力勝,乃勢勝。”他轉頭望向廊下,譚管家正捧著茶盞,見狀立即放下,軟劍出鞘聲清越如琴。

“老奴得罪了。”譚管家踏前半步,軟劍挽出三朵劍花,正是江湖中常見的“梅花三弄”。雲逸不閃不避,待劍尖離咽喉三寸,忽然旋身錯步,刀背輕磕劍身,竟用“撥雲見日”將劍勢引向右側。譚管家瞳孔驟縮,變招為“毒蛇吐信”,卻見雲逸刀柄翻轉,以“斷水截流”卸去勁力,軟劍竟被震得嗡嗡作響。

“好個‘以勢破形’!”譚管家收劍讚歎,“少爺這招借勢打力,竟比老爺當年領悟得更快。”

雲逸擦去額頭汗水,目光落在滿地木屑上。方才對練時,他忽然看見木人樁的影子與唐秋雪的刀影重疊,竟在恍惚間用出了“天音刀法”的節奏。這種奇妙的融會貫通讓他心跳加速——原來刀訣的最高境界,真的如師父所說,“不在刀,而在人;不在招,而在意”。

收拾好書房時,雲逸將《江湖異聞錄》塞進行囊,書頁間夾著唐秋雪送的琴譜。指尖觸到琴譜扉頁的雙魚紋樣,他忽然想起昨夜她在月下撫琴的模樣,琴聲裡藏著未說出口的“珍重”。腰間的穿霧刀忽然輕顫,刀柄內側的“渡”字刻痕與琴譜上的墨香交織,竟讓他生出幾分不捨。

“少爺,該啟程了。”譚管家站在門口,身後停著一輛青布馬車。車轅上掛著唐秋芸送的銀鈴,微風拂過,發出細碎的響。雲逸摸了摸腰間的破雲刀,刀鞘上的星隕鐵在晨光中泛著幽藍光芒,像是呼應遠方的召喚。

跨上馬車時,雲逸忽然轉身,對著唐家老宅的方向深深一揖。他知道,此去經年,或許再難見到梨花樹下撫琴的少女,再難聽見演武場上銀鈴的歡笑,但那些與刀光琴影相伴的日子,終將成為他闖蕩江湖的底氣。

馬車緩緩駛出街巷,雲逸掀開窗簾,看見王都的城門正在晨光中徐徐開啟。遠處傳來更夫打更的聲音,竟是《將軍令》的節奏。他握緊破雲刀,忽然輕笑——江湖路遠,風波未定,但只要刀在手中,便無懼前路荊棘。而師父留下的那道空白,終有一日會被他的刀光填滿,成為江湖人口中代代相傳的傳奇。

譚管家的軟劍如靈蛇出洞,劍尖吞吐間竟帶起破空銳響。雲逸握木質刀的手掌滲出薄汗,目光緊盯著那抹遊走的銀芒——管家的劍法看似隨意,實則招招暗藏殺招,"白蛇吐信"與"燕子穿簾"交替使出,竟形成密不透風的劍網。少年默誦《破劍要訣》,待劍尖刺向咽喉時,忽然沉肩墜肘,木質刀劃弧如新月,正是第四層"風捲殘雲"的起手式。

軟劍與木刀相擊,竟發出金石之音。譚管家只覺一股巧勁順著劍身傳來,手腕不由自主地偏向右方,招式頓時走空。他退後半步,眼中泛起驚詫:"竟能以木刀卸去內家劍氣,少爺對''勢''的領悟已入化境!"

"全憑譚叔點撥。"雲逸收刀行禮,額角的汗水順著下頜滑落,滴在青石板上洇開小團水漬。他忽然想起師父在恆峪山脈教他的話:"真正的破劍,不是用刀去擋,而是用勢去引。就像流水繞石,看似柔弱,卻能讓頑石磨成細沙。"

兩人又戰半個時辰,廊下忽然響起銀鈴輕響。唐秋芸拽著唐秋雪躲在朱漆柱後,前者瞪圓眼睛看著刀光劍影,後者則輕撫琴囊,指尖因緊張而微微發白。當雲逸以木刀拍開譚管家的劍脊,順勢旋身掃腿時,唐秋芸忍不住低呼:"這招竟比爹爹教的''旋風腳''更快!"

"噓——"唐秋雪按住妹妹的肩膀,目光卻離不開雲逸的步法。她注意到少年每次出刀前,都會先觀察劍勢的"虛眼",看似隨意的揮砍,實則暗含《雲遊圖》中的筆意。更令她驚訝的是,雲逸腰間的破雲刀始終未出鞘,甚至連刀鞘上的雲紋都未泛起光澤——這意味著他只用了不足三成實力。

"老奴認輸!"譚管家收劍入鞘,對著雲逸鄭重一揖,"方才使出七成功力,竟連少爺的衣角都未碰到。若以實戰論,老奴怕是撐不過二十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