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魏虎魏豹調動兵馬包圍皇城> 第九十八章 動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八章 動向 (1 / 3)

司馬懿敗中求勝,將原本陡然傾斜的局勢瞬間拉回了均勢。

但是漢軍終究還是受創嚴重,兵力損失過大的直接後果便是對軍營之外的掌控力急劇銳減。

夏侯惇被打得兵退三十里,人馬死傷有七千之數,但是經過休整後,再一次撲了上去。

雖然沒有了大勝後的鋒銳,卻依舊有著不小的壓迫性。

曹仁領兵直插魏郡與河內郡交界,所有要道口全部駐軍,更連夜築起簡易的烽火臺,完全封鎖了蕩陰漢軍與黎陽漢軍之間的聯絡。

黎陽,漢軍大營。

連續三日與劉協斷絕聯絡的臧霸,終於按捺不住了。

“河內發生劇鬥,如今天子安危不明,曹軍斷絕要道,黎陽急切之間亦不能下,我心憂慮,實在不知如何是好!”臧霸高坐主位,憂心忡忡。

“刺史大人,此事易耳。”桓範拱手回應:“曹軍隔絕要道,其實便告訴了我等河內之軍尚存,倘若河內傾覆,曹軍自然便可南下黎陽而來,此時未至,其意自明也。”

“刺史大人,元則所言雖然有理,但天子安危不明,我等身為臣子,豈能坐視不理?周以為,當將黎陽暫時放在一邊,速往河內援救,否則一旦天子有恙,我等皆為罪人!”武周緊接著說道。

桓範,字元則。

武周本為下邳令,在臧霸遷調兗州刺史後,便被臧霸一同調了過來。

同時劉協因臧霸駐守黃河沿線,便將兗州治所移到了東郡濮陽,而武周則被提拔任命為東郡太守,隨臧霸在軍。

援兵之議實難統一,既有認為當繼續強攻黎陽者,亦有認為當揮師河內者。

臧霸本是猶疑不決,思慮再三,以忠義為先,最終決定出兵河內,攻打曹仁,打通魏郡與河內交界的要道。

第四日,臧霸將黎陽之事暫交付於武周,集兵一萬,以吳敦為先鋒,兵馬直指河內!

是夜,黎陽曹軍大營,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請立即通報于禁將軍,曹彰奉君命而來!”

其實守衛的軍士是認識曹彰的,但是于禁軍法森嚴,曹彰不願讓士卒為難,直接讓他前去通傳,自己則在外等候。

很快,于禁便親自迎了出來。

“君侯何以至此?河間平叛還順利否?”于禁率先招呼,他一直在黎陽協助城內的樂進與臧霸交戰,並不知道曹彰已經平叛回來了。

而且此番針對漢軍的計劃,因前期主要在河內,故而並未提前告知于禁,更遑論困守城中的樂進了。

“文則將軍,曹彰單騎而來,乃是身負君命,我等入營細說。”曹彰也不廢話,開門見山地說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