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初次攻城不下,卻基本摸清楚了曹軍的戰力。
其深知守城曹軍乃是久戰之卒,實力衰弱許多,同時他也知道,曹軍必然會有援兵正星夜趕來,只不過他不知道是梁習罷了。
於是,次日開始,司馬懿先是試探四門,隨即便開始發動了全面的進攻。
最初漢軍四面進攻,曹軍奮勇守禦,司馬懿不得破城。
又用聲東擊西之計,司馬懿佯攻東南角,實攻西北角,然被曹彰識破。
而後,司馬懿挖掘地道,曹彰卻率先名人在城內橫挖溝塹,待漢軍自地道露頭後,給予其迎頭痛擊。
幾日下來,司馬懿攻城器械打造頗多,又再次強攻一面城牆,幾次攻上城頭,但最終都被曹軍給趕了下來。
四五日的屢戰屢敗,欲進不得,司馬懿終於再次審慎起自己的對手曹彰。
此時此刻,司馬懿竟有些束手無策。
而且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訊息便是,司馬懿司馬懿的後勤路線屢屢被人騷擾,他不得不派遣兵馬回去保衛後勤路線。
此刻司馬懿疾風怒濤之勢一滯,其後勤保障不足的問題便暴露出來了。
原本司馬懿預估的戰場是在鹽池——吳山一線,如果在這兒的話,後勤路線便不會出太大問題。
但是司馬懿趕到鹽池——吳山時,卻發現曹軍根本沒有在此駐守,同時打探到曹軍堅壁清野,據守安邑,頓時揮師直進,兵臨安邑城下。
但是,如此一來,戰線便拉長了,後勤路線自然也長了,原本預備的防備兵力遠遠不足。
而司馬懿也未曾料到,明明堅壁清野,一步不敢踏出的曹軍,竟然事先預派了數千輕騎在外,專門等著他輕兵疾進!
其實司馬懿的想法並沒有問題,只是顛倒了。
曹彰正是因為派出數千輕騎,所以才據城而守,同時示敵以弱。
當司馬懿正頭疼的同時,曹彰的處境也不見得好過。
連日被司馬懿圍攻,曹彰同樣有苦難言,精神處於緊繃狀態。
之所以被司馬懿連番數次攻上城頭,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士卒疲敝,久戰不息。
而此刻遙見漢軍軍營之中調動,曹彰雖然心中知曉是之前所派出的輕騎起作用了,但是仍然不敢放鬆。
踏踏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