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境霖大學畢業後,為了尋找並救助世界各地的珍奇或瀕危植物,他每年走過的距離大概可以繞地球6圈。
生前,他幾乎走遍地球的角角落落,忠國湖北的神農架原始森林和海南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印度尼西亞的原始森林,菲律賓群島的馬來雨林,印度南部西高止山脈,非洲剛果盆地熱帶雨林,北美洲墨西哥的沙漠,南美洲巴西境內的亞馬遜雨林。找到的世界珍奇瀕危植物不下上萬種。他總是孤身一人在外行走,多次遭遇生命危險,但對於他來說這些都是最幸福的體驗。
27歲那年,他曾登上位於婆羅洲的京那巴魯山婆羅洲島為世界第三大島,由印尼、馬來西亞及汶萊三個國家管轄,京那巴魯山屬於馬來西亞境內)。<ount kinabau gunung kinabau)又譯基納巴盧山、金乃巴羅山,又稱神山、中國寡『婦』山,是繼緬甸的開加博峰5881公尺)、印尼的查亞峰5030 米)、印尼的puncak trikora4751米)、印尼的puncak andaa後4701米),東南亞第五高的山峰,位於馬來西亞沙巴的京那峇魯國家公園kinabau nationa park)內,為馬來西亞和婆羅洲島最高峰,海拔4095米,以每年0.5厘米的速度長高。京那巴魯山國家公園成立於1964年。並在2000年,京那巴魯山國家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京那巴魯山周圍生物資源豐富,有5000~6000種植物,326種鳥類和超過100種哺『乳』動物。同時擁有地球上的所有環境:熱帶、亞熱帶、溫帶、冷溫帶、寒帶,在此生長的植物也因而有著獨特的演化方式,對植物學者來說,是宛如聖山般的存在。也是沙巴原住民卡達山杜順族的神山。
在那比雲還高的神山上,遇見了食人花,還有世界上最大的食蟲植物──豬籠草。這個漂亮的酒壺裝的籠子,不是花兒,而是一種另類的葉。這種植物就靠它來吸引蚊蟲,當蚊蟲落入這個囊籠,因為其特殊的構造而無法飛出去,只能在瓶底慢慢被它溶解吸收。豬籠草在神山上就多了,大大小小的,路邊常見。最大的有人的頭那麼大。對於那些戶外愛好者來說,野外找尋不到水源時,豬籠草籠身裡的水可是遇險時救命的水源。而這種神奇的植物對薛境霖產生巨大沖擊,這看上去很脆弱的植物,其實卻擁有最神奇的生命力量。
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植物守護者,他接受了長達6年的長輩教導和各種專業培訓,訓練選種、配土、基肥、培栽、授粉、修葉、辨花、挑株、搬花、做『穴』、護根、捆紮、勁道、角度、手法等,都是基本功。
薛家祖上在清朝乾隆年間,約1756年起就開始做植物供應商,歷代為皇家貴族富人找尋培植各種各樣怪異或名貴花卉盆景等園林裝飾植物,作為家裡的第九代,他希望能做出一些改變。
在他之前,家裡都只是做國內的植物買賣,繼承之後他做的第一個改變就是,將地球上的各種珍奇和瀕危的植物引進忠國進行培植救助。要說有什麼標準,那就是稀有的和喜歡的。
曾經他每年基本要去近30個國家,農場、草原、森林、深山、沙漠、高原、雪山還有海域,世界各地都分佈著他的植物友人,他們都會給他提供珍奇罕見的植物情報。6年間,他走遍全國各地的山,去尋找那些不被人關注的珍奇或珍稀植物。他每天都在工作,但凡有連續幾天的休息日,他就會拿著攢下的錢買機票去國外,去走走他從未踏過的土地,見見那些他從未見過的植物們。
每每當他發現某種稀有植物後,他經常會興奮到想要跳起來。當他看到它,他就知道,自己要救助它並帶它回家。如果不是對這種感覺“喜歡到死”,你是做不了植物守護者的。
找這些植物已經相當困難了,但更麻煩的是如何把這些植物運回國內。
很多時候,將一株年老且無人照看的古樹運回國,難度堪比搬山。首先要用專業技法將樹根及附近的土壤全部掘出,然後藉助吊車等機械小心吊起,經過清洗和包紮後,再將樹種運走。
然後是一系列繁瑣的海關申報手續,等全部事宜搞定,這些植物還要在海上漂流數月,到達國內後還要經過正式的檢疫檢測才能出關。一般大件植物都是船運,從南半球過來大約三週,歐洲過來的話一個月,南美需要的時間就更久了。
之後成立雨霖植物園是他的另一個人生起步。這個植物園是在2010年建造的,可以說是植物療養院,也是他的大倉庫、植物研究所和展示空間。
他們自己就有種植過好幾千近萬種植物,全世界範圍在經手的更是有幾萬種了。
龍舌蘭又名龍舌掌、番麻,為天門冬科,龍舌蘭屬多年生常綠大型草本植物。因其葉片堅挺,四季常青,花黃綠『色』,開花後花序上生成的珠芽極少。原產地一般要幾十年後才開花,開花後母株枯死,異花授粉才能結實。喜在排水良好,肥沃而溼潤的沙質壤。原產美洲熱帶;忠國華南及西南各省區常引種栽培。龍舌蘭一生差不多百年,卻只開一次花,被稱為“世紀植物”、“世界上最罕見的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巨柱仙人掌,是巨柱仙人掌屬中唯一的物種,也是世界最高的仙人掌品種之一,其學名是為了紀念美國企業家和慈善家安德魯·卡耐基而起的。植株高大呈柱狀,有分枝呈燭臺狀,具銳稜,刺座有褐『色』綿『毛』,有輻『射』刺,花刺叭形,開在莖頂附近的刺座上,漿果紅『色』,果肉可食,素有“仙桃”之稱。巨柱仙人掌生活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索諾拉州索諾拉沙漠的邊緣以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亞利桑那州內。其高度相當於一棟五層樓建築,活了超過有200年。一棵仙人掌可以儲存高達10噸的水分,如同小水庫,當地過路人常將之砍開取水解渴,喝個痛快。更奇特的是,巨柱仙人掌還是鳥兒們的棲息所。
槭樹,是世界上最甜的樹木,其糖漿被稱為“健康天使”。是一種落葉喬木,屬於楓樹的一種,高約40米,樹齡可達500年。這種樹木在加拿大受歡迎,而且這種樹木十分神奇,樹幹中含大量澱粉,冬天成為蔗糖,而天氣暖和的時候,蔗糖變成香甜的樹『液』。如在樹上鑽一個孔,這些樹『液』便源源流出,十分清甜可口,比白糖還甜。在加拿大,會將這種樹汁熬製成的糖,而且是加拿大著名的特產之一。這種糖漿比蔗糖健康,屬有機食品。味道甜而不膩,而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有機酸,但是熱量卻比蔗糖、果糖、玉米糖等都低。而且它所含的鈣、鎂和有機酸成分卻比其他糖類高很多,能補充營養不均衡的虛弱體質。這種樹糖十分健康,對身體有很好的保健效果。能散瘀活血,利腸通便,緩肝明目,可起益氣健胃、溫補心肺作用。更具有獨特的美容功效,是一種適合長期食用的天然調味料,對於喜歡吃糖,但是又是糖『尿』病患者來說,這種糖可以替代蔗糖,不會導致血糖升高。
千歲蘭,又稱為百歲葉、百歲蘭、千歲葉,是『裸』子植物門千歲蘭科的唯一種類。分佈於安哥拉及非洲熱帶東南部,生於氣候炎熱和極為乾旱的多石沙漠、枯竭的河床或沿海岸的沙漠上。千歲蘭的分佈範圍極其狹窄,只有在非洲西南的狹長近海沙漠才能找到。它也是遠古時代留下來的一種植物“活化石”,非常珍貴。千歲 蘭的莖又粗又短,根又直又深。莖頇下凹,像個大“木盆”,“木 盆”兩邊卻各有一片又長又寬的帶狀葉片。由於沙石的磨損和乾燥的氣候,葉片常 裂成許多細片,遠遠望去,整個千歲蘭就像一隻趴在海灘 上的大章魚。千歲蘭是雌雄異株植物,開花時許多穗狀花序在莖頂部邊緣上生出。由於花序有鮮紅的苞片,因此頗為豔麗,為沙漠增添了異彩。 儘管千歲蘭生長在大雨十分罕見的環境中,但由於海洋『性』氣候的影響,沙漠上牛『毛』細雨經常光顧,因此沙漠上的千歲蘭不但旱不死,反而能長命千年,形成了世界上最為珍奇的植物景觀。千歲蘭的葉子壽命為植物界中最長的。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千歲蘭已經活了2000多年。
緊密小鷹芹,傘形科,主要分佈於南美。緊密小鷹芹居中的蘑菇狀植物是一株生活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緊密小鷹芹,一些部位的年齡已經超過3000歲。這種植物是歐芹的近親。屬於傘形科的一種黃綠『色』多年生墊狀灌木,外表好似苔蘚,更像花菜的頭,佈滿數千個花蕾,這些花蕾排列非常緊密而堅硬,能夠承受一個人的重量;樹高(莖幹)1.15,樹冠直徑可達4;具有粗壯的木質直根,有時在“墊”的邊緣。很多緊密小鷹芹生活在山坡上,其中一些的外表比其他同類更為怪異,就好像被瘋狂的園丁修剪過一樣。”由於乾燥而密集,緊密小鷹芹很容易燃燒,就像泥炭一樣。
猴麵包樹又叫波巴布樹、猢猻木或酸瓠樹,是大型落葉喬木,主幹短,分枝多。猴麵包樹樹冠巨大,樹杈千奇百怪,酷似樹根,樹形壯觀,果實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動物最喜歡的食物。當它果實成熟時,猴子就成群結隊而來,爬上樹去摘果子吃,“猴麵包樹”的稱呼由此而來。猴麵包樹分佈於非洲,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諸島上,及澳洲北部,猴麵包樹的木質多孔,對著樹幹開一槍,子彈能穿透而過。猴麵包樹是喜溫的熱帶樹種,能忍受最高平均溫度40c及以上,極端最低溫度0c,霜凍對該樹的影響極大,自然分佈區的年平均溫度20~30c,該樹耐旱,常見海拔高度450~600,但在衣索比亞及其邊緣分佈區海拔為1000~1500。猴麵包樹還是植物界的老壽星之一,即使在熱帶草原那種乾旱的惡劣環境中,其壽命仍可達5000年左右。據有關資料記載,18世紀,法國著名的植物學家阿當松在非洲見到一些猴麵包樹,其中最老的一棵已活了5500年。由於當地民間傳說猴麵包樹是“聖樹”,因此受到人們的保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龍血樹:喬木,有樹幹和扁平的革質葉。是葉門索科特拉島sotra isand)最有名的和獨特的植物,有一個獨特而奇異的外觀,它的枝葉上翹,密集的形成一個倒傘形狀的樹冠。像其他單子葉植物,如棕櫚樹,龍血樹的莖在頂端生長,硬挺的樹葉生長到一定的時期就成了傘狀樹冠,冠徑高達60厘米,寬3米,樹葉全部擠在枝梢。通常生長在乾旱的半沙漠區域。據說古時巨龍與大象交戰時,巨龍的血灑大地,後來從土壤中生出來的便是龍血樹。當龍血樹受到損傷時,它會流出深紅『色』的像血漿一樣的粘『液』——這種在傳說中被認為是龍血的粘『液』,龍血樹便因此得名。龍血樹屬龍舌蘭科植物,全世界有150多種,忠國南方的熱帶雨林中有5種。它的生長十分緩慢,幾百年才能長成一棵樹,一百年才開一次花,因此十分珍貴稀有。同時它也是地球上最長壽的樹,據稱可以活一萬年。1868年,著名的地理學家洪堡德在非洲俄爾他島考察時,發現了一棵年齡已高達8000歲的植物老壽星。可惜這棵樹已被剛發生的大風暴折斷。也正因為它被風暴折斷了主幹,洪堡德能透過數它樹幹斷裂處的年輪知道其準確年齡。這是迄今為止知道的樹類植物最高壽者。這棵長壽的樹就是龍血樹,樹高18米,主幹直徑近5米。
塔斯馬尼亞洛馬山龍眼,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山龍眼科植物,高達15米偶爾也會長成喬木。這種山龍眼科植物僅發現於塔斯馬尼亞西南部的一片山坡上,在山坡附近發現了其化石,在塔斯馬尼亞州西南部發現的化石葉的年代為4.36萬年,所以這一小群落的植物已經在此存在了至少幾萬年了。鑑於該植物是一種自然三倍體變異如無籽西瓜,香蕉等,三倍體的生物染『色』體為奇數故不孕不育)自我克隆,所以該物種只能透過根莖無『性』繁殖,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自我克隆的植物。像許多該樹種家族成員一樣,它極易受到山龍眼科根腐病的侵害,被寄生的植物會逐漸枯死博士 ti rudan於該植物群落附近20米處發現該真菌)。
波西多尼亞海草,壽命超過10萬年的無『性』繁殖海草,是波西多尼亞水生植物。波西多尼亞海草,於21世紀之初由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的科學家在福門特拉島附近海域發現。這是一種生活在地中海水域的海藻,是生長在地中海的一種特有的瀕危植物,也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世界上壽命最長的生物。相關的研究報告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卷》雜誌上。西班牙生物學家發現了一株長度達8公里的波西多尼亞海草——它是迄今為止地球上發現的體形最長的植物。研究發現,波西多尼亞海草長壽的秘訣在於其作為海洋被子植物無『性』繁殖的特點,它能夠從一個無『性』繁殖個體開始,透過分生組織的不斷分裂實現繁殖,其根莖生長極其緩慢,每年僅增長不到1厘米,可緩慢蔓延至數千米長。
鴿子珙桐gong tong)為落葉喬木。可生長到15~25米高,葉子廣卵形,邊緣有鋸齒。本科植物只有一屬兩種,兩種相似,只是一種葉面有『毛』,另一種光葉珙桐是光面。『色』花奇美,是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的珙桐相繼滅絕,只有在忠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倖存下來,洛陽綠誠農業已規模化繁育及種植成功。成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被譽為“忠國的鴿子樹”,又稱“鴿子花樹”、“水梨子”,野生種只生長在忠國西南四川省和中部湖北省和周邊地區。這種樹十分高大,每到春天,樹枝上長出巨大的苞片,每個花序梗上通常有二枚苞片,初期為淡淡的綠『色』,漸漸變成『乳』白『色』,遠遠看去,如同落了滿樹的鴿子。珙桐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為忠國特有的單屬植物,屬孑遺植物,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是被法國傳教士大衛神父作為西方人首次發現並命拉丁種名,大衛神父也是為麋鹿命拉丁種名的人。當時大衛神父在忠國四川省發現的,並且他也是首位將熊貓介紹給全世界認識的歐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