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南海郡。
番禺城,這裡是南海郡治所,是現代廣州的最初起源。
這裡原本沒有城,秦國大軍征服嶺南後,主將任囂在番山、禺山上修築番禺城。
秦國征服嶺南後,設定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任命官員進行有效管治,任囂為南海郡郡尉,掌控南海郡軍政大權。
一般情況下,秦國各郡地方官是沒有軍權的。
不過,在嬴政稱帝后才奪取的河套、嶺南兩地,由於情況特殊,採取軍事管治方式,由軍官兼任地方官,軍權和行政權集於一身。
在南征百越的五十萬秦軍中,駐守南海郡的人數佔比最多。
番禺城內,郡尉府中,臥室。
五十餘歲的任器躺在床榻上。
他白髮蒼蒼,身體消瘦,精神不振。
在兩年前,中原戰亂,胡亥昏庸,奸臣趙高弄權,任器痛心疾首,為避免北方戰火蔓延,他下令封鎖北邊前往嶺南的通道。
不過,任器仍然心繫秦國,派人打探北方訊息。
這時,有部下前來報告北方的訊息。
“大人,秦國沒亡,二世皇帝和趙高都死了,新國君是子嬰……”
有病在身的任器,聽到報告後,精神立即好轉。
他吩咐繼續留意北方動靜,並把副將趙佗喚來。
南海郡下設有番禺、龍川、博羅、四會四個縣。
剛開始時趙佗被委任為龍川縣令,把龍川縣治理得很好,讓駐守在當地娶妻生兒育女,指導農業耕作,促進中原和當地人的同化。
任器生病後,把趙佗調回身邊,並且與之商議,要是秦國滅亡,就割據嶺南自立。兩人都認為,桂林郡、象郡軍力不如南海郡,要是對其餘兩個郡發動突然襲擊,定能成功。
所幸,秦國的昏君和姦臣都死了,換上了年輕的國君子嬰。
從部下帶來的訊息中,瞭解到近幾個月北方發生的一些事情,任器初步確定子嬰不是昏君,心情立即好起來。
在任器生病這段時間裡,由趙佗協助管理南海郡的軍政事務。
此時,趙佗正在官署處理公文,得知任器要見自己,立即趕來。
進得臥室,見任器氣色好了很多,大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