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昭宗 小說> 第174章 見風使舵也不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4章 見風使舵也不行 (1 / 2)

混到御駕親征的地步,要麼是敵國十分強大,不發動傾國之戰就無法將其徹底摧毀。

要麼是朝廷羸弱,外敵都已經殺到家門口,不打這麼一戰,日子就沒法過了。

可無論是哪一種,都會有極其負面的影響,一個不好就連老巢都被人給端了。

“即刻回京。”

雖然有張玉麟在長安盯著,但這傢伙實在太年輕,是個政治經驗連5都不到的渣,怎麼鬥得過京城的那些老油條。

現在鳳翔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那當然要趕回京城。

再這幾個月地盤的急劇擴張,如果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策略,恐怕崩潰也就是旦夕間的事。

就拿宋文通來,實力最強的時候,這傢伙手裡可是掌握著30州的地盤,周邊的藩鎮幾乎都聽命於他。

可他實在太囂張了,先得罪李克用,後又懟上朱全忠,加上一個任人唯親毛病,30州的地盤最後只剩下8州。

有了這面鏡子,李曄當然不會栽跟頭,第一時間就給李克用、朱全忠等人加封官爵。

原來是郡王的,現在直接封王。

已經封王的就敕封尊號,什麼“再造功臣”、“朝廷柱石”,再來一張丹書鐵劵,簡直大氣到了極點。

反正這些都是不花錢的,李曄也樂得做人情,只要那些軍閥不造自己的反就好了。

“聖上,匡復鳳翔之後,朝廷大軍將直指邠寧,不知用何種策略比較穩當?”張濬聲的問道。

“這個……。”李曄略一沉吟。

王行瑜此次做得比較謹慎,只派數千人馬攻打了長壽一次,全軍就撤回邠寧。

然後就在邊境上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並積極聯絡周邊的党項、吐蕃。

等到宋文通久攻武功不下時,這傢伙居然送來一份奏章。

裡面用最粗俗的語言譴責了宋文通的叛國行為,並表示邠寧的數十萬大軍已經枕戈待旦,只要皇帝一聲令下,立刻就將這混蛋碎屍萬段。

除此之外,王行瑜還運來兩百萬貫的軍費和一百萬斤糧食,以及十來個宋家饒腦袋,表達了自己赤膽忠心。

“聖上,邠寧地盤龐大,一旦舉兵向南就會威脅長安。職下認為應該一舉兼併,以免除後顧之憂。如此朝廷便可以專心東面,以平滅黃巢餘孽,及諸多強藩。”李紳搶著道。

“聖上,邠寧富庶又挨著靈、鹽兩州。一旦將其收復,朝廷在括地千里的同時,還能保持鹽路暢通。此外鹼灰、硝石、硫磺、生鐵等物在當地皆有生產,如若能被朝廷控制,軍工兩坊的產量勢必提高。此為有百利而無一害之事,職下請以全軍進攻,儘快控制邠寧。”張濬也附和道。

李曄並沒有回應,又將目光轉向杜讓能,問道:“杜相以為如何?”

杜讓能道:“王行瑜狡詐多變,見形勢危急才歸順朝廷。聽聞此獠正積極勾結番人,如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擒殺,久後必然為長安之禍患。”

李曄道:“既然文武兩班都要消滅此賊,那朕也不能駁回。不過邠寧廣大,地形又極為複雜,想要全面控制必然要經過惡戰。

李紳,朕決定使用第一旅,你們由長壽出發,以最快的速度攻佔邠州,然後一路向上佔領寧、慶兩州。”

“是!”李紳連忙抱拳道。

經過半個月的修整,第一旅的兵員已經擴張到萬人。

除了騎兵自身比較特殊,無法迅速擴編之外,炮兵、步兵的人數都有所增加。

而這次的武功之戰,第一旅就在邊上看著,這也讓士兵們有所不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