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太祖過《水滸傳》“只反貪官,不反皇帝”。
因為那些好漢的旗幟上寫著“替行道”,到了最後也終於成了奴才。
用這句話做註腳,張大郎的行為就很好理解。
這也不是孤證,黃巢起兵之初,走的也是梁山好漢的路子。
把動靜鬧大之後,立刻找朝廷要官,結果讓朝臣們玩脫了。
否則,那傢伙還得叫自己一聲“聖人”。
為了不重蹈覆轍,李曄出手就是重注。
“張大郎,從今起,你就叫張玉麟,字幹臣。朕決定成立巡警局,這個重任就交付給你了,官等先定個六品。”
眼下負責長安治安的是神策軍,不過對這些蠹蟲,李曄是一點想法都沒櫻
如果手裡有軍隊,早把他們趕到城外去了。
而接手工作的最佳人選,恰恰是這些惡少年們。
“謝聖上恩典,微臣就是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張大郎又重重的磕了一個頭。
當年黃巢、王仙芝造反時,朝廷給了個率府率,就把王仙芝樂得要死。
他們鬧出那麼大的動靜,也不過是六品官。
現在才和皇帝打了個照面,他張大郎就能穿一身綠袍。
這一份恩典,恐怕只能是以死回報。
就在張玉麟激動得不能自已的時候,李曄伸手將他扶起來,接著又對所有的人道:“今死聊人,每人五十緡安家費。受贍,每人三十緡賞錢,湯藥費由朕來出。其餘動手的人,每人十緡賞錢。至於那些看熱鬧的,全都給朕趕走。”
禁軍、惡少年們紛亂了一陣,各自趕出10來號人。
他們就是躲在後面,隨時準備逃跑的傢伙。
“聖人,某再也不敢了。”
“聖人,某以後一定痛改前非。”
“皇上,吾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妻兒要扶養啊!”
這些人或是哭哭啼啼,或是下跪求饒,就盼望李曄能夠回心轉意。
可等來的只有一頓棍棒,被揍得鼻青臉腫之後,這些傢伙也只能抱頭鼠竄。
看人心已定,李曄又一臉哀痛的道:“今雖然是不打不相識,但這些死去的弟兄,卻著實叫人心痛。玉麟,你對周邊的情況比較熟,找塊風水寶地把弟兄們都葬了,一應費用都由朕出。今年中元,朕一定來焚香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