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昭宗四朝元老> 第299章 朝廷的壓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9章 朝廷的壓力 (1 / 2)

“陛下,短短5天,入境的百姓已經達到6萬。照這個速度下去,十天之後,入境的人數最少也要在15萬以上。”

聽聞事態緊急,劉崇望、徐彥若兩人急忙從長安趕到了洛陽。

當看到遍地的饑民時,就連號稱足智多謀的徐彥若,也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

馬車已經全部徵調,運河漕船也坐滿了人。

但即便這樣,也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將所有的饑民運走。

“是以,臣認為應該讓青壯步行,老弱病殘才乘車船行動。”徐彥若爺今天也不笑了,斬釘截鐵的說出結果。

李曄道:“現在的饑民是以戶為單位,如果將他們老弱分離,必定會引來騷擾。即便他們不鬧事,車船也將老弱安全的運到目的地,再次整合也是個大問題。一旦出現錯誤,那就是妻離子散的下場。如果是一兩百戶,我們還有精力夠解決。七八百戶,那就是天大的麻煩。

飢寒起盜心,如何防範犯罪也是個大問題。雖然有警察、國民警衛隊的通力協助。但要安頓這數十萬人,也絕非簡單的事。朕的意思是從嚴管理,首先把那些惡霸全部幹掉,將隱患降到最低點。”

劉崇望早已經習慣了皇帝的鐵血政策,他又問道:“陛下,那些同案犯又如何處理?在抓捕惡霸時,肯定會有人協助他逃跑,這些人又該如何處置?”

李曄冷冷說道:“在藩鎮的地盤上,這些人溫順得像一隻綿羊。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他們都不敢反抗。但你信不信,只要朕給他們一分面子,他們就敢橫行霸道,不把朕的所有律法都放在眼裡。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暴力已經貫穿了他們的生命,讓這些人誤以為,只要拳頭大就能牟取足夠的利益。所以朕要教一教規矩,讓這些人知道,朕的刀把子也很鋒利。

東廠派到下面摸情況的人,應該有結果了。到時候就按照名單抓人,然後開一個公審大會,當著百姓的面,砍掉那些人的腦袋。同案犯也一起懲處,這個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罪犯的家眷降為獍梟,統統押到全部西北最前沿。”

“是!”劉崇望沉聲答道。

李曄道:“剷除惡霸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消滅其中的犯罪分子,小偷、尋釁滋事者、不服從管理的人,根據相關律法判處徒刑。人販子及其同夥,統統打斷手腳讓人拖著遊行,死了以後挫骨揚灰。”

徐彥若愁眉不展道:“陛下,懲治罪犯固然重要,但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疏散那些饑民。關東各地歷來是隱戶成災,名義上只有十萬人口,可要細查下去,恐怕能翻上幾倍,甚至十幾倍。朱全忠將他們通通驅逐,會給朝廷造成極大的壓力。畢竟朝廷的手頭也沒有太多的土地,實在安置那麼多的人口啊!”

李曄笑道:“天下很大,安置億萬的人口根本就不是問題。先期我們計算過想要恢復河西走廊,至少也要50萬人口,而這只是最低的基數。根據民政的統計,那一片區域至少要8百萬的人口,才能將當地的局勢穩定下來。朱全忠這次是幫了朕一個大忙,朕真是感激不盡啊!正尋思著要給他發個一噸重的大勳章呢!”

“嗯?”劉崇望、徐彥若都愣住了。

明明朱全忠惹了無盡的麻煩,為什麼還要給他發勳章呢?

李曄搖了搖頭,說道:“兩位的眼睛不要只集中在農業、土地上,現在要走多種化經營路子。比如長安的被服廠就需要大量的裁縫,城裡的女眷幾乎都在廠裡工作。可即便是這樣,生產訂單還時常完不成。工廠主一直向朕抱怨,不應該把人放到隴右,而應該把他們放在廠裡。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冶煉廠、軍火公司、建築公司、造紙業都是用人的大戶,現在他們也因為人工緊張,而不得不削減生產計劃。為了招攬足夠的技術工人,工廠主提出的工作條件,甚至比勞動法規定的還要好幾倍。可即便是這樣,依舊招不滿工人。你們說,這區區幾十萬人夠幹什麼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