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李磎狠狠抽了自己一個嘴巴,小聲的說道:“這麼大的漏洞,我怎麼就沒有發現。”
開頭,檢察院的人還卯了一把勁,準備把這案子做成鐵案,以塞住外人的嘴。
可是越複查,就有越多的疑點浮出來。
到最後,參與查案的人員都知道,這絕對是個冤假錯案。
“案子結束以後,我會向聖上辭職,承擔所有的後果。”李磎頹然說道。
審理案件已經不再是整起事件的關鍵,如何善後才是他頭疼的問題。
軍方、警方都需要安撫,只要稍微照顧不周,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院長,法院的主審官全都辭職了。聖上重新任命了主審官,可沒想到的是,那些人當場就交了辭呈。案子現在已經審不下去了。”
就在李磎覺得萬念俱灰的時候,手下傳來個驚人的訊息。
“什麼?”李磎愣住了,半晌才疑惑道:“這……,為什麼?”
這一次的事件,法院確實有一定的責任,但那都是次要的。
現在全體法官同時辭職,就有些不合常理了。
那名手下小聲說道:“今天的報紙都報道了,是不是和這個有關係?”
李磎猛一揚眉,幾步走到報架旁邊,拿起了今天的各類報刊。
現在的報紙,除了朝廷的《大唐日報》、工商界的《工商時報》外,別的都是清流主筆。
出了這麼大的事,他們自然是火力全開,把矛頭直指李曄。
《儒學報》的頭版《法律不外乎人情,還請放人!》
“祖母高氏的手段雖然激烈,但念其是思念孫兒所致,警局就不應該以搶奪孩童罪論處。非但如此,警局還要督促柳氏將兒子送回高氏身邊,如此才能讓其享受天倫之樂。”
《儒林新報》的頭版《暴法,大唐危矣!》
“今日高氏有罪,明日諸君為人祖父,便隨時有可能面臨牢獄之災。如此惡法不除,大唐上下無人敢盡孝道矣!假以時日,必成禽獸之國。”
《祖母視孫有罪!大唐再無人倫!》
“祖母探望孫兒為人之常情,柳氏三番兩次阻撓,已經是極為不孝。今上不懲罰柳氏,卻處罰祖母高氏,此為本末倒置。五年、十年後,大唐還有人孝子賢孫乎?”
李磎細細的看了一遍那些文章,雖然標題十分吸引眼球,但裡面的內容卻還是陳詞老調。
無非是抨擊皇帝選用宵小之輩,讓朝中眾正悉數退隱,才造成這種綱常紊亂的局面。
“難道就是這些?”李磎搖了一下頭。
他又拿起《清流時報》,立刻被頭版的文章吸引住。
《有情、無情!國與不國!》
“法律無外乎人情,為何不順水推舟,讓柳氏贍養高氏,則祖母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媳又能盡孝敬之心。”
“檢察院判徐二栓發配,此為至理。本朝以孝為先,徐二栓毆打高氏置禮法於何地。”
“法院諸君高義,不審此案,勝於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