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對於這次的交流會並沒有太關注,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接受其他國家的文化。
而且因為文化差異,許多人也很難看下去其他國家的表演。
這就如電影差不多,華夏的電影為什麼好多年都沒能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文化差異太大,華夏人會認為電影很好,可是到了外國,很可能會讓人家看不懂,不知道你要表達的是什麼。
懵逼的看完,懵逼的離開,還指望人家說你好?
文化的不同讓太多的國家面臨尷尬的處境了。
就連電視臺都懶得播出這屆的交流會。
不過這也不能說明所有人都不喜歡,還是有許多人願意看的。
既然無法買票觀看,那就只能透過網站的影片,來觀看這場交流會了。
華夏的表演是在第二天才出現在網上的,當大家看到的時候,蘇山已經收拾好了行李,就要和米國說再見了。
當蘇山坐上了飛機,飛往華夏的時候,昨天的表演已經在美國引起了轟動。
不應該說是昨天的表演,還要加上以往不錯的表演,都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物件。
有人專門把這幾天的表演剪成了一小段,然後胡亂的轉發著。
起初觀看的人確實不多,但勝在這人把所有好看的節目剪了出來轉發的,節目也確實很吸引人,凡是看過的人都拍手叫好,然後也跟著四處的轉發。
就這樣,一天不到的時間,這些影片就火了起來。
但是最火的還得說是華夏的幾個節目,千手觀音,雜技表演,武術表演,還有蘇山的二胡表演,點選量都非常的高。
尤其是千手觀音和蘇山的二胡表演。
因為是錄製的原因,千手觀音這段表演基本都是正面的鏡頭,這讓觀眾看到的都是最好的角度。
重要的是,表演這段舞蹈的人竟然還都是聾啞人,有這麼個噱頭,那就更了不得了,觀看的人也就更多了。
至於蘇山,他本就在米國有些名氣,只要打上他的名字,肯定會引來大家的注意。
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這個兩個表演最是火爆。
可越是這樣,這幫米國人就越是不敢想象,他們認為非常神奇的《千手觀音》竟然也是蘇山執導的,要不要這麼厲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