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看就得好好看,專心些。”
文綿綿轉過了頭,眼裡滿是譴責,她這麼單純的人,眼看著就要被他帶壞了。
華旌雲深知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也知道貪多嚼不爛的真理,仔細的看過兩頁後就將冊子放回了小櫃子裡,而後拉過被子將兩人蓋上,“接下來是的學習時間,好的學生就應該會學以致用。”
文綿綿:“......”
大黃牛越來越壞了!!!
春日暖陽高照,天一日暖和過一日,看著那略有些焦躁的天氣,眾人開始盼望著倒春寒的到來。
任之回的到任讓文綿綿壓力大減,也讓魏老和張老騰出手開始正式開始燕子巷那塊地的規劃。
在這之前魏老提出了幾個新的名字,‘登雲道’‘望江路’‘凌波里’等等,眾人一陣商議,覺得每一個都很貼切,文綿綿靈機一動又提出來一個新的名字‘花半里’。
眾人又覺不錯,舍了哪一個都覺得可惜,任子回提出了一個建議,“燕子巷這塊地極大,除了主幹道,還有兩側靠河,另外還有兩條巷子。“
“不如整體就叫花半里,進門的主幹道叫登雲道,直面河的這條橫道叫望江路,側面靠支流的那片就叫凌波里,這樣人進來也能更加的辨別方向,且名字和道路都很貼切。”
眾人眼前一亮,趙老撫著鬍鬚,讚賞道:“不愧是探花郎啊,這樣安排甚好。”
“這名字乃是精髓,有了名字,這街道也就有了初步的樣子,好!”
魏老也很滿意,幾個名字都被取用,也不枉他琢磨了那麼些時候。
文綿綿也很滿意,名字一定下來覺整個專案都昇華了,方向更加的清晰。
燕子巷正式改名花半里,眾人就開始花半里專案的第一個議題。
張老建議:“今年這天暖的太快,就算過幾日倒春寒來了,這河道水依然會上漲,趁著現在河水還未上漲,應先將河道口堵起來。”
魏老搖了頭,“來不及了,這片地整體地勢低窪,若是堵住可道口得要拔高堤壩,否則枉然,我們還有時間,先讓河水從支流湧進沖刷汙穢,而後要仔細記錄河水上漲的高度,這樣才知道這堤壩要多高。”
文綿綿側首朝任之回道:“治水之人得要儘快到位。”
任之回感受到了肩膀上的壓力,準備開始點燈熬油之路。
還有一事文綿綿不得不提醒幾人,“要先把整體規劃的圖紙畫出來,我們的時間緊,修街道蓋房子的人好找,但各項材料需得費功夫。”
圖紙出來還得把沙盤搞出來,還得有大體的預算,一是後面還有人等著入股,二來他還要著急對外分包,耽誤不得。
如此眾人也就不耽誤了,中午用過飯一行人帶著紙筆,抬著桌子就朝著燕子巷,不,花半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