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此佳味又喚作何名?莫不是就如大兄所言的“烤雞”?”白麵小生夾起一塊金黃的肉“迫不及待”地說道。
看他的樣子,已經被這焦黃的色澤,撲鼻而來的香氣給吸引,已經有些安耐不住這蠢蠢欲動的味蕾了。
古人重禮儀,與現代人在這一點上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表現,明明很想吃,卻又受“世俗枷鎖”拘絆著,視而不得!
或許這也是華夏幾千年來自稱或是被稱之為“禮儀之邦”的原因吧。
仁、儀、禮、德,是這個東方最古老國度的概括和體現,寧夏很自豪自己成為這其中的一員!
不過說句實在的,陪這大兄弟吃個飯是真的累,寧夏就搞不懂了,想吃就吃嘛,哪有那麼多講究,一定非要問這問那的,看來文人重知識是不假了。
“正是,小店將這道美食命之為“蜜汁叉燒雞”,製作工藝相對來說比較簡便,賢弟不妨試試看味道如何”?
“那小弟就不客氣了,只是小弟一人品美食實屬不當,不如大兄與小弟一起同飲此杯酒如何?”
白麵小生環視了一圈,發現除自己以外再無其他人,他可能覺得自己一個人吃有些過意不去,亦或是他想更加深入地瞭解寧夏,畢竟他的才識甚為過人,所以便隨便找個理由拉著寧夏喝酒。
“賢弟先且享用著,只是現在時辰也不早了,在下的“家人”們應該也很快歸來,所以在下先去準備餐食,稍後再來向賢弟謝罪”寧夏朝對面之人拱手解釋道。
寧夏閒了一個早上,現在他終於知道什麼叫閒得蛋疼了,要不是還有個人陪自己吹吹牛,估計他早就跑大街上“鬼吼鬼叫”去了。
原本他是想出去幹活的,可其餘三人都以他才是廚師為由硬生生的把他給留在了店裡,不過他們說得也挺對,好像在沒有人比自己瞭解炒菜了!
只是現在差不多也12點左右了,也該給外面奔波的三人準備餐食了,這點小自覺寧夏還是有的。
畢竟“一家人”,總要有人“主內”不是。
“是小弟失禮了,那便不留大兄作陪,大兄儘管去忙便是,莫要耽擱了時辰”。
“賢弟若有事直呼在下便是,還請賢弟慢用,在下先行告退”。
……
兩人你來我往,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禮尚往來”。
進到廚房的寧夏用力的拍打著脖領子,想借此緩解一下痠痛。
畢竟他可是點了一個上午頭的人,不酸是不可能的。
“這大兄弟為人看起來應該不錯,就是問題太多,實在太過於“囉嗦”了,也不知……唉,算了”寧夏像是想到了什麼又欲言又止。
“給他們來一桌標準的飯菜吧,三菜一湯,四個人會不會有點不夠吃,算了,四菜一湯吧”寧夏在心中微微合計著。
不管胖山留自己住這裡有何目的,也不管以後會發生什麼,大家住一起也算是“一家人”,所以就要以對待家人的方式給大家吃好的。
因為他曾經也有過家,只是後來沒了。
而且寧夏相信,胖山對自己和黎蘿沒有威脅,或許他也只是為了自己的店吧。
寧夏一個人在廚房裡忙得很快樂,嘴裡依舊習慣性的哼著自己喜歡的歌曲……
我想忘了從前的一切,做一個凡事不問的俗人,從今天起遠離人群,做一隻狡猾的狐狸……
音樂是寧夏從小就有的愛好,平日裡不管做什麼總會哼上那麼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