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神級學霸TXT下載>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院士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院士團 (1 / 3)

年收入千萬的單位,在80年代是很不少的,尤其是京畿地區更不稀罕。

凡是3000人以上的單位,每年的人工開支就要奔著千萬去了,事實上,由於現在沒有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而是由各單位負擔自己的退休員工的養老,所以,越早建立的單位,如京畿地區的老單位,人事負擔就越重。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年收入千萬往上的單位裡面,利潤數百萬的是極少的。

而在年收入更高的單位裡面,利潤千萬更是少之又少。

楊銳其實也不準備讓遺傳工程實驗室的年利潤刷起來,在收入報告遞到區政府的同時,楊銳的支出報告也就遞了上去。

“1986年度開支為1870萬元。”

說實話,楊銳寫下“壹仟八佰柒拾萬元整”的時候,心裡也是顫了顫。

他其實也沒想到,牛的胚胎移植能夠賺到這麼多。

在他記憶中的中國,牛的胚胎移植,或者說,任何生物的胚胎移植都沒有完整的發展起來。

生物技術的發展是在太快了。

而中國生物技術的發展,又太慢了。

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時候,中國生物學的發展,別說趕英超美了,就是想趕上經濟增長的速度都不容易。

與之相反,歐美的生物科學浪潮方興未艾,21世紀人用的藥物,吃的食物,穿的衣服都可以感謝這一時期數以萬億計的對生物技術的投資。

對生物技術的投資的政治高氵朝毫無疑問是在人體基因組計劃中,30億美元的直接投資,帶動的是一個千億級的產業。

但是,與之並列的民間投資,或者說,是公司間投資,卻是每年百億級而誕生的萬億級的市場。

這麼大的投資,是八十年代或者九十年代的中國人難以想象,也難以企及的。

1986年,中國的外匯儲備才是百億級的,民間的技術投資基本為零,又怎麼可能與動輒百億銷售額的生物技術集團相抗衡。

等到中國想要開發生物技術,又或有能力做此投資的時候,已經邁入二十一世紀了。

千禧年後的中國是有錢了,在世紀初的幾年裡,胚胎移植也是有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的,但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從來都是不會等待誰,或者哪個國家的。

人體基因組計劃的完成,將生物技術的世界,迅速的推向了基因水平,胚胎移植的投資迅速降低,乃至於被淘汰都變成了可以預料之事,代替它的,是基因庫計劃,是基因層面的開發和應用。

當然,這倒不是說胚胎移植就沒有意義了,既然人類還需要試管嬰兒的幫助來輔助懷孕,動物和牲畜也就會有同樣的需求。

只是賺大錢繼續發展新技術的機會是一去不復返了。

就像是80年代的修車廠,和21世紀的修車廠的關係一樣。

楊銳的工作,卻是無形中的填補了中國畜牧業的缺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