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院長像是被撓癢的貓兒似的,眼睛眯著,下巴微微抬起,雙手享受式的託高,以適應自己目光的新高度。
而他的目光,一瞬不瞬的盯著的內頁,彷彿那裡有一條鮮活的美魚。
劉院長保證,這是他看過的最美的一本外國期刊。
因為竟然將楊銳的論文安排在了目錄後的第一頁。
整份期刊的第一個位置,是屬於楊銳的。
拒還有封面論文和封底論文與之相競爭,但這幾乎就是最好的位置了。
而“an”前面的北京大學的英文大寫,更是看的劉院長眉飛色舞。
“真好,寫的真好。”劉院長輕輕的撮著頁尾,有dian撮不開,他下意識的用舌頭舔了舔大拇指,再用大拇指去撮頁尾之前,劉院長突然反應了過來,連忙把大拇指在衣服上蹭乾淨了,再重新翻書。
小心的翻開第二頁,劉院長看看左邊,又看看右邊,笑的更加燦爛。
他其實也沒有仔細看論文內容,心情如此激盪,再讀生澀的英文是給自己找罪受,他和楊銳一樣,也是在數頁數。
和其他的雜誌類似,翻開以後,左邊是印刷和出版資訊,右邊是目錄,本期總共12篇論文,一頁就寫的清楚。
從目錄再翻過去,左半扇是楊銳的論文名,官名是“題名”。其下依此排列通訊作者,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名以及其所屬研究機構。通訊作者就是老闆,也就是專案的發起者、出資者以至於實驗方向的確定者,在這裡,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都是楊銳,這也是最強的組合,是大部分研究員追逐一生的目標。
論文名和作者名下面,是論文的摘要和關鍵字,它們都是為了方便讀者的部分。因為近代以後的研究領域分類很細,細到不同領域的大牛都可能互相看不懂的程度,不說明白論文的主要內容,每天都在掃論文的學者即使不活活累死,也要活活氣死的。
從題名到關鍵字,再到引言部分,都不算是論文的正文部分,而這些內容就要佔去大半頁的篇幅。
與論文結束以後的參考文獻或附錄一樣,前半頁的篇幅都是不能算入正文篇幅的。
劉院長不敢期望楊銳能寫出鴻篇鉅著,他翻到第二頁,看到正文還沒有結束,就已經開心的要死了。
這已經是三頁半了,後面再添一dian,勉強都能算作是長文了。
“在發表長文的北大本科生。”劉院長掃了楊銳一眼,興奮之餘,也略略有些感慨。
這才是真的前程光明。
不過,劉院長還顧不得去感慨,他繼續裝模作樣的看論文,借翻頁來數頁數。
三頁半後是五頁半,五頁半後是七頁半,七頁半後是九頁半,九頁半後面還有九頁半……
“正文有20頁!”劉院長的表情,像是一隻飢寒交迫的老貓,流浪到了水產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