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學霸> 第1193章 掌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93章 掌聲 (1 / 3)

“我們目前已經知道,g蛋白偶聯受體的結構,是由7個a螺旋組成的跨膜結構,不僅如此,它的一部分受體還包含了胞外的n端或者胞內的c端結構。這讓g蛋白偶聯受體的結構極其複雜。”

楊銳拿著話筒,節奏緩慢的講述著自己的觀點。

在講臺的下方,是密密麻麻的近三百名學者落座,還有相應的學術媒體在列。

這原本只是面對863計劃的一次專案申請會議,不知怎麼的,規模就從9名評委,增加到了近300人。

其實楊銳知道是怎麼回事,這可是g蛋白偶聯受體的專案申請,如果相關領域的學者不好奇的話,那中國學術界也就算是垮臺了。

如果要給一個符合大眾習慣的比喻的話,在86年的中國,做”g蛋白偶聯受體”的專案申請,就好像航天局開專案評審會,審查的專案是“天狼星的登陸與殖民計劃”。

大家當然都知道天狼星登陸與殖民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甚至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但是,由於申請人是聲名卓著的“楊銳”,那麼,哪怕是為了知道300年後的遠景是怎麼樣的,大家也還是願意來聽一聽的。

事實上,徹底研究清楚g蛋白偶聯受體是怎麼回事,這個難度與太陽系外的殖民,還真不好說是誰難誰易。

楊銳哪怕只是邁出一小步,也足以令大家聽下去了。

然而,楊銳可不是隻想邁出一小步的。

他拿著話筒,看著下方的人群,這些也許代表了中國蛋白質領域最高水平的人們,聲色清朗的道:“一些結構生物學研究,已經得到了較低解析度的結構,讓我們看到了g蛋白偶聯受體的大致走向,但是,這些結構太過於粗略了,有太多的問題無法解釋。”

“我希望解釋其中的部分問題。”楊銳並不高傲,也沒有絲毫要謙卑的意思,道:“我想解釋的問題如下,第一,為什麼同樣是七次跨膜結構,g蛋白偶聯受體家族的數百種不同分子,為何能特異性的識別出小到光子,大到蛋白的底物分子,而這些底物分子,無論是形狀、性質還是體積,都有著巨大的差異。”

“第二,我想知道,受體的訊號傳遞問題。”

如果說,楊銳說第一點的時候,在座的學者還能笑著看他表演,聽到第二點的時候,眾人卻已是轟然議論了起來。

因為楊銳根本是提出了兩個不同的問題,不同的方向。

研究結構,還是研究訊號,這是兩個環節,也是兩級難度的。

做結構的是不會跑去做訊號的,做訊號的是不會跑去做結構的,雖然都是蛋白質領域的內容,但基本屬於兩個分支,而且,這兩樣是互相比較的難,為什麼要同時去做?

包括9名做評委的高階學者,現在都在皺眉看向楊銳。

楊銳只若不見。

他當然知道結構和訊號傳遞兩個問題非常之難。

事實上,只要做出任何一個,就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兩者合併,就是一個完整的諾貝爾獎――按照《諾貝爾獎基金會章程》,諾貝爾獎是可以同時獎勵給3個人的,在《章程》的第四節,它是如此規定的:“獎項可以評分給兩項工作,每一項工作都要值得獲獎,如果兩個或者三個人共同完成了一項值得獲獎的工作,獎項就應該同時頒發給他們。但在任何一種情況下,一種獎都不能同時授予三個人以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