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神級學霸小說> 第57章 我的銳學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7章 我的銳學組 (1 / 3)

還掉了5000元的無息貸款,段航夫婦一身輕鬆,楊銳也是一身輕鬆。

雖然感覺上有dian浪費――這些錢要是全部買了猴票,能買700版,放到30年後,價值一個億。

不過,要借錢賺這一個億,心理壓力是很重的,相反,先還掉5000元,楊銳再說怎麼處理剩下的6000元的時候,大家的想法才會趨於理性,這比一次就借6000元還輕鬆。

一切處理妥當,楊銳方才返回學校,然後像是什麼事都沒有似的,繼續他的教學計劃。

王國華和曹寶明想要炫耀,都被楊銳給制止了。

於是,學校裡雖然有了關於《新概念英語》賣的怎麼樣的猜測,但因為當事人不說話,猜測還僅止於猜測。

當日投反對票的學生有後悔的,有不相信的,也有漠不關心的。

楊銳都不理他們,先將耽擱的教學訓練給補了起來。

作為補習老師,楊銳對於自習時間抓的很緊,每個銳學組學員,每天都要完成一定量的題目,基本上是油印多少題,就要做多少題出來,錯題更是反覆練習,即使沒到題海戰術的程度,也是在逐漸靠攏的。

如今的銳學組內成員通常有兩種學習方向,一種是確定了某幾門是弱項的,就採用諸如背題之類的保本技巧,儘量提高平均分,另一個方向是覺得某幾門有潛力,於是採取分類練習配以題海戰的手段,嘗試拔高。

這些都是後世補習學校用爛了的技巧,但在80年代還是非常管用的。

實際上,以應試為目標的學習,就應該像是黃岡衡水一類的學校,用滅絕人性的紀律,慘無人道的手段來對付它。因為應試本身就是滅絕人性慘無人道的,說要招收萬名學生,多一個也不行,哪怕學的再好,奮鬥的再刻苦,但只要全國有萬名學生的分數更高,那所有的學習和奮鬥都顯的缺乏意義。

對於年齡尚小,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青少年來說,這種制度不僅容易令其痛苦,而且與他們多年來接受的認知相沖突。

什麼勤能補拙,什麼付出了就有回報,什麼堅持就是勝利,在高考的白色籠罩下,統統都沒有用。

尤其是80年代的高考,從小學開始,一批批的孩子輟學,一批批的孩子放棄,到了高中,仍然要想盡辦法從五六百萬,七八百萬名的學生中脫穎而出,成為二三十萬名幸運兒中的一員,繼而獲得深造和改變命運的機會――這已經不是勤奮的事了。

在這個時代,每一個學生都足夠勤奮。所以,學生們除了勤奮,還必須拿出比別人強的地方,才能把握住一次機會。

更聰明的頭腦?更健康的身體?更高的學習效率?更好的應試指導?更明智的選擇?更好的運氣……或者,更厲害的爹孃?

西堡中學沒有奇才,也沒有能睡著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事實上,這裡連一名敢說考入大專的學生都沒有。

既然如此,也就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屈服於滅絕人性慘無人道的應試教育,進而成為體制認可的一員,要麼就理所當然的拒絕應試教育,站在體制外的邊緣自討生路。

在大學沒有擴招的年代裡,這兩個選擇之間是沒有中間路線的。中學的校長們也明白這一dian,所以學校都圍繞著高考的指揮棒在打轉,分快慢班,將最好的老師配備給最好的學生,讓整個學校的資源為畢業班而服務……

在一個學校最多隻有幾名學生能考得上大學的年代裡,任何一名為學生好的校長,都會做出如此選擇。

而被排除在快班以外的學生,也就等於斷絕了高考之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