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攝像機鏡頭前,楊銳“撕拉”一聲扯開了牛皮紙包的國際郵件。
這東西第一次撕的時候很有感覺,撕了三四次以後,就不覺得特殊了。
趙蕾卻覺得很有意思,輕輕招手,示意攝影師給了一個特寫,她也輕輕的讀出郵包上的英文:“這是來自美國最著名的學術雜誌《細胞》的郵件,楊銳同學前陣子寫的論文,就發表在這份雜誌上。”
攝影師向趙蕾翹了一下拇指,示意拍攝完成。
劉院長長舒了一口氣,在地上打了個滾兒,準備爬起來。
趙蕾輕笑著用手擋了一下,指了指攝像機。
代表拍攝的紅燈依舊亮著。
劉院長用手撐著老腰,不明所以的看著趙蕾。
“稍等。”趙蕾做了個嘴型,然後招招手,讓攝影師更前面一dian來,去拍攝郵包裡的東西。
劉院長只好用手撐著地,身子儘可能的往後仰,一時間只覺得腰痠背疼。
不過,為了電視臺宣傳,這種事情也顧不上了。
還是楊銳看到了,向前走動了兩步,才將之給釋放了出來。
許正平既不再乎攝像機,也不在乎劉院長,努力的幫楊銳取出包裹裡的東西,同時問道:“你又寄了論文過去?”
“?沒有。”
“看樣子挺厚的,難道是送給你的新一期的期刊?”
“是個復譽,我看看……”楊銳辨認著全大寫字母組成的名字。
許正平卻比他更快的讀了出來,聲量提高,道:“是的新月匯總,這麼快有新月匯總送過來?”
“新月匯總是什麼?”楊銳不明所以,他以前也沒發表過這麼高階的論文。
許正平沒見過豬跑也吃過豬肉,振奮的道:“你知道的,這樣的期刊,都是提前一兩個月排版,決定下一期,再下一期刊登哪些論文,除非有受到重視的論文插隊,否則,接下來幾期的版面其實是基本確定的。”
“這個我知道,但與新月匯總有什麼關係?”
“關係大了,如果確定了自己下兩期甚至下三期的排版,那接下來幾個月裡,各篇論文在的引用數不是也就知道了?”許正平停了一下,道:“新月匯總就是計算這些引用數的,對於在發表文章的論文作者,他們預設寄送兩年的新月匯總,當然,要你當月有被引用數才行。”
“你的意思是說,我的論文有可能被引用了?”楊銳的眼神亮了亮,卻是一個轉身,背對著攝像機,道:“時間太短了吧,發表出去才多久。上的論文都是寫了一年兩年的吧。”
許正平面對鏡頭安之若素,道:“雖然很多論文要寫好幾年時間,但在發表之前,都不知道要改多少次,每一次修改,自然也要增加新的引用和參考文獻了,否則,兩年以前的論文還用兩年以前的知識,新聞都要變舊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