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第二章,補昨天的,大家別看漏了
……
如何簽訂合約,是核心問題,需要審慎對待。
不同的合約政策,意味著在接下來的15年裡,國內各大專院校,研究機構,以及未來的公司企業,將以何種形式進行科研。
像美火商那樣先給錢再做科研?做出來追加資金,做不出來算?
還是像日本財團那樣做了一邊做科研一邊要政府補助?
又或者,繼續走蘇聯按需分配的老路?
坐在這間會議廳裡的人,都是有想法的人。
給“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工作可是沒有多餘工資可拿的,甚至連補貼也沒有,學者們趨之若鶩的原因只有一個,儘可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令個人意志影響國家建設。
這種將個人的思想轉化成影響力的感覺,千金不換!
這其中,朱院士就等於是思想和影響力的轉換器。
朱院士接受了你的思想,按照你的想法撰寫檔案,你的思想就變成了影響力。
如果朱院士不接受,你的想法就沒有任何價值。
現在,朱院士主動邀請楊銳,又主動詢問楊銳,其重視程度不言而喻。
滿房間的人,都是躍躍欲試的盯著楊銳。
楊銳發表意見,自然重要,與此同時,反對和補充意見,同樣重要。
相應的,成功的反對與成功的補充,或許也會削弱楊銳的影響力。
楊銳坐直了些,再看看兩邊,仔細的斟酌語言後,道:“我覺得這個計劃,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既然是面向全國的,那麼,如果保證研究效率,就是很重要的部分。”
我有個初步的設想,首先,課題的合同只簽訂一年,下一年的合同是否續簽,要看前一年的合同的完成情況,以及該單位在該課題上,是否仍保持優勢楸決定。這裡就是兩個步驟,第一,之前的合同是否完成。”
楊銳頓了一下,道:“就以我正在做的胚胎移植的研究為例,第一年的合同,我們和多家相關單位簽訂合同,做出要求,比如,簡單來說,完成牛的半胚移植,做出小鼠的冷凍胚胎移植。到了第二年,我們就可以檢驗合同是否完成,如果完成,那很好,就可以直接續簽新的合同,做出新的要求。如果沒有完成,就進入二個步驟,看該單位的該專案,在全國範圍內,是否仍然處於優勢狀態……”
“如果仍然是優勢狀態的,說明我們前一年的目標定的太高了?”朱院士微微點頭,表示理解。
楊銳點頭道:“就是這個意思,如果第二年,有兩家單位沒有完成小鼠的冷凍胚胎移植,但是,他們的課題進度仍然處於全國領先的地位,那就仍然與他們簽訂合同。只有既沒有完成合同要求,又沒有處於領先的課題組,才會被淘汰。”
“那他們之前做的研究就全部白費了?”反對派的學者,立即提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