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話,g蛋白偶聯受體的專案,我們就算是完成了?”蘇先凱將論文瞅了一遍,渾身燥熱的想要一把扯掉衣服,高唱一曲東方之珠。
楊銳笑看他一眼,將一本《科學》拿出來,塞到蘇先凱手裡,道:“g蛋白專案是你開啟的,課題組的基礎也是你打出來的,這本期刊給你拿著,可以吹個牛什麼的。”
剛剛回到各自崗位上的實驗室眾都笑了起來。
蘇先凱摸摸腦袋,壓抑著興奮道了謝,又道:“沒想到我們竟然能做到今天的程度。”
“做著做著就出來了,沒有剛起義就想著當皇帝的道理。”
蘇先凱贊同的點頭,用回憶往昔的語氣道:“我當初就指望著有100萬,能把鈍化再做一做……”
在楊銳決定啟動g蛋白偶聯受體專案之前,蘇先凱是獨領g蛋白專案組的,併為此做了許多的前置工作。事實上,如果不是g蛋白專案需要的經費太多,以至於蘇先凱不得不將該專案交給實驗室來完成,他原本是有機率做出國際級的突破的。
但也就僅此而已。
蘇先凱現在獲得的,遠比獨立做專案好的多。
科研總歸是資本的戰場,知識資本和物質資本都是少不了的。楊銳這一次做g蛋白偶聯受體的專案,基本等於動用了離子通道實驗室的全部人力,若是再算上楊銳開金手指省下的,他起碼等於動用了兩個世界頂級的實驗室的人力資源。
也許有人說,難道兩個世界頂級的實驗室,就只有10多名的研究員嗎?
然而,80年代的科研世界就是這樣子的,到21世紀初,也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
一名科研細分領域的研究者,就是一個課題組;一名科研細分領域的研究者,再加一些科研狗,其實還等於是一名科研細分領域的研究者,就是一個專案組;至於一個實驗室,到了做某個專案的時候,也抽不出幾個人來。
做科研是很需要資源的,但科研活動的核心又是很私人的。
能拉出5名研究員的實驗室,已經很龐大了,再多就該自己打架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現在的離子通道實驗室隱然間也是世界頂級的實驗室了。
楊銳能夠管理10名左右的研究員,大量的科研附屬人員,並且策劃正確的研究方向,提供正確率較高的科研思路,也差不多是一流的科研管理者了。
楊銳拍拍蘇先凱的肩膀,再對韋興思道:“論文看完了吧,咱們實驗室裡遛一圈。”
聽他的語氣,和商量著遛狗差不多。
韋興思瞅了眼還有十幾頁沒看的論文,道:“您如果是為了招攬我的話,我覺得不必再看實驗室了,您的論文確實很精彩,但不符合我的想法。”
“我倒是覺得,只要你參觀了實驗室以後,我用不著招攬你,你就自願加入我的實驗室了。”
韋興思哈的笑了起來,笑的鼻涕都要噴出來似的,拿出手帕狠狠的擤了下,才道:“你的實驗室再好,能比哈佛的實驗室好嗎?”
“雖然沒有去過哈佛……”楊銳頓了一下,沒有繼續說下去,卻是笑了笑,道:“但是,就你的問題來說,哈佛的實驗室好壞沒有意義,決定你去哪裡的,應該是我的實驗室比清華的實驗室好多少的問題。”
韋興思皺了皺眉,雖然不會想到“比爛”這個詞,但他大約是明白了楊銳的意思。
“我知道清華大學的實驗室可能不盡如人意,但我既然放棄了哈佛實驗室的條件,就同樣可以放棄你的實驗室……”韋興思的腦袋又昂了起來,中二之氣忍不住冒頭。
“這是不一樣的。”楊銳打斷韋興思的話,道:“我不知道你回國的具體原因是什麼,但不管是報效祖國也好,葉落歸根也罷,甚至單純的因為吃不慣國外的飯也可以,但我想,除非你的理想是回報清華,否則,離子通道實驗室的優良條件,就是決定性的。”
韋興思中二的臉頰頓時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