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9章 ,/. (1 / 2)

李飛先讓員工從最基本的eda軟體學起...,去製作一塊收音機pcb主機板,然後,自己調式,測試,組裝成品整機,其目的就是讓員工先了解研發的基本流程,養成工程師的好習慣…,<收音機主機板從pcb板廠打樣回來後,員工們就要自己動手焊接電子零件,焊接電子零件完成後,就要調式…,

在除錯過程,需要電子儀器測試裝置,測試pcba的電路工作是否正常…,最後,組裝成整機,再測試整機的功能

在整個pcb板極研發過程中,所出現的工程技術問題,都是李飛在培訓指導…,

雖然說李飛招聘了30位員工,工作應當很輕鬆...,把研發的雜事交給員工。但是,什麼事情還是必須親力親為…,非常忙碌,畢竟,員工是沒有任何研發經驗,需要有經驗工程師的指導,不然的話,靠他們自己摸索,那真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不一定能解決工程技術問題,同時,不會有工程師的好習慣…

就這樣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30位員工熟悉pcb板極的研發技術和流程後,接下來,30位員工開始進入晶片研發了…,

眾所周知,晶片分為前端的邏輯設計和後端的物理設計,如果要形容前端設計和後端設計有什麼區別不同,可以用電影和劇本進行比較,

晶片前端的設計就是晶片立項後,確定了晶片效能和功能,以及晶片成本,市場定位後,就正式進入晶片前端設計,

晶片前端的設計就如同電影劇本,因為在一部電影開拍之前,是一定要根據市場,設計好劇本,這個劇本一定要規劃好故事內容和人物,場景…,同時要根據劇本確定電影的成本,電影的演員…,確定了電影劇本和演員…等相關工作後,才開始進入拍攝電影階段…,

前端設計根據市場需求…,等一系列的條件,去完成晶片的架構設計,模組設計和整合,使用模擬驗證工具完成晶片的設計驗證…,然後,進入晶片後端設計,將前端設計產生的門級網表透過eda設計工具,匯入到晶片級別eda軟體,進行佈局和佈線,再進行物理驗證和模擬…等一系列的工作,並從eda軟體輸出合格的晶片製造加工檔案...,

晶片後端設計的過程,如同確定了劇本後,那麼,根據劇本的內容,進行電影開拍…,電影拍攝完成後,需要剪輯,配樂,著色…等處理,完成電影成品後,等待上電影院….

那麼,劇本是呈現在文字,注重語言用詞,而電影是呈現在畫面,是注重演員的演技,當然,電影的內容也是很重要的,只不過這是前端劇本的責任範圍!

...

這就是晶片前端和後端的區別。

...

同時,晶片前端和後端的設計工作所需要的知識,也是不同的:

前端設計主要要會使用硬體描述語言veriogv等,當然,也會要使用一些模擬軟體…,

後端設計主要掌握可測試性設計,工藝設計,低功耗設計~版圖設計~版圖驗證…,同時,也要掌握eda軟體模擬….

並且,前端和後端設計還要分電子電路模組,電子電路分為類比電路和數位電路,又細分位:音訊模組,電源模組,射頻模組…,

在21世紀的科技公司,為了減少對技術人才過分的依賴和其它原因,對技術研發人才的工作進行細分量化,細分到一個模組電路,就是說,在整個晶片電路設計,工程師其工作內容只負責晶片電路某一個模組,例如:音訊模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