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小說> 第二三七章 三百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三七章 三百斤 (1 / 3)

“王知縣,這一回能通知他們準備吧?”李三狗問。

“現在還不行,必須等到西夏軍隊兵臨金湯城與白豹城時,才能說出真相。”

“那來不及了,再說大軍壓境,到時候也無法送達情報。”

“情報能解決,大不了繞一些道,北從長城嶺進入保安軍,再繞到華池,或者從南邊淮安道繞道過來。並且大軍壓境也有一個好處,平時大家也許不會害怕,更會承諾協助這一戰,然而無數大軍滾滾而來,有的部族就會退卻,退卻不要緊,萬一洩露了,大事去矣。大軍壓境時通知,那些部族懦弱害怕,就可以看出來了,也能避開他們,不會洩露。”

這個部族害怕,不是指整個部族的百姓,而是指野利各部的酋長與有聲望的人。

主要就是他們,就是那時候也不會對說各村寨百姓的,而是到了真正發力的時候,才會讓這些酋長將真相傳達給百姓,再由他們帶著各百姓舉事。可能會有一些百姓反對,有一些百姓害怕,不過大家開始行動了,反對的想舉報來不及了,害怕的也只好跟隨。那麼計策就可以接近成功了。

王巨又遞給他一張紙頭,道:“上面寫著我開出的條件。”

李三狗開啟一看,大喜道:“有這些條件,我也不用擔心了。”

“三狗叔,這只是其一。這兩年國家財政緊張,你也知道了,此戰過後,你們野利族有功。朝廷會有獎勵,但那個獎勵不多。可有一條你們野利族未來的好訊息。”

“什麼好訊息?”

“你時常說朝廷對蕃人不大信任,是有這麼一回事,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年。有沒有一些蕃族在宋朝與西夏之間首鼠兩端?有沒有一些蕃族仗著族中百姓多,對官府桀驁不馴?有沒有一些蕃族投靠西夏,甚至公開叛亂?不但現在有,將來也有。而且李諒祚從去年起,開始轉變了一些手段,軟硬兼逼。但還沒有軟下來,如果山那邊承諾一些條件,或者送一些重金收買,會不會有更多的蕃族投奔過去?你讓朝廷如何相信?”

這也是事實,李三狗無語了。

“我再說朝廷如何對待蕃族的。你在王家寨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同樣是邊民,漢人的負擔有多重?但蕃人有多少負擔?即便強人集訓,只能就近於各村寨以隊為編置集訓,我那三戰打出一些威望,這才讓他們於西華池砦集訓,就那樣,時間都不敢太長。是不錯。朝廷徵策軟,沒有很好地保護蕃人不受侵犯,但兩者是相輔相承的關係。蕃人不付出足夠的忠心。時而叛亂,時而囂張,朝廷會不會同意花更大的代價保護?”

“這個問題就頭痛了,各族不一樣啊,有的忠心,有的不忠心。”

“三狗叔。這就對了。今年西夏升西使城為保泰軍,讓禹藏花麻為統軍守之。為什麼西夏對禹藏花麻相信?他背叛了吐蕃。又帶著手下與西夏官兵到秦州燒殺搶掠,兩國都不能容他了。只能隨西夏一起榮辱。所以西夏才會相信他。一樣的道理,山那邊的一千多帳野利族棄暗投明,並且又在關健時候參戰,以後再也沒有辦法重新投奔西夏了。那麼朝廷官員以後甄別那一蕃部可信任時,會選擇那一蕃部?一旦產生信任,各方面資源傾斜過來,你們野利族以後想不茁壯發展都不可能了。當然,請切記,莫要象環州的慕容族那樣。”

“是啊,王知縣,你放心吧,一旦他們投奔過來,我讓他們勒碑盟誓,只要宋朝不負他們,他們永世忠於大宋。”

“那就好,說不定若干年後,我又能回到慶州。”

“哈哈,那時我肯定開心死了,”李三狗朗聲大笑道,那時王巨就不會是一個知縣了,可能就是慶州的知州!

說完了這件事,王巨又看著姚兕說道:“秋天到來,似乎又是西夏抄掠之時,我在華池縣十分囂張,但在前線一點動靜都沒有,這也不大好吧。”

姚兕一笑,會意:“好,我回去後立即吩咐各都踏白軍行動,清掃柔遠寨、大順城與荔原堡前所有西夏斥候。”

其實就是對前線巡邏森嚴起來,還會有西夏斥候在宋境活動。

西夏那邊也是,因為過去偵查,陸續有一些斥候出事或者犧牲了,但王巨就不派斥候過去了?還會派。不過隨著巡邏森嚴,斥候活動範圍減少,能打探的訊息也就有限了。實際山那邊已經開始緊起來,若非有野利族幫助,王巨手中得到的訊息也有限,甚至這個訊息渠道也成了蔡挺重要的訊息來源。

並且也必須緊了,現在還不會動,再過十幾天,隨著西夏軍隊陸續準備開撥,這邊也要開始行動了,主要佈置就在荔原堡,大順城,柔遠寨!

姚兕又說道:“若晚一年就好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