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大唐之我是李承乾不想當太子> 第379章 打嘴炮?(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9章 打嘴炮?(上) (1 / 2)

英軍乾脆利落的幹掉了阿斯帕魯克,然後把李路的決對親信,嗯系統人出身的特爾維爾送上了保加利亞王國可汗的寶座,特爾維爾一上臺,就開啟了全面親英漢化政策,對自己真正出身的大英帝徹底敞開國門。

另一方面因為查士丁尼二世被人謀殺,東羅馬帝國陷入了混戰之中,一是因為伊琳娜哀求李路為自己的侄子報仇,另一方面,李路也覺得解決君士坦丁堡的時機到了。

他看向了自己和伊琳娜的兒子李察,然後笑眯眯的問李察,“理查,你想不想過一把皇帝癮?”

他這句話可把自己兒子嚇得不輕,“父皇,咱們大英帝國皇帝只能是您,就是您百年之年,也輪不到孩兒來做,我大哥英明神武………嗯,我早想好了,您把潘帕斯那塊地分給孩兒得了………”

李路聽了李察的話,就是一愣,哎呦,臭小子眼力不錯嘛,知道那是一塊好地,不過李察,你老爹我還真想讓你做個真皇帝呢。

“理查,東羅馬那邊皇室幾乎被殺絕,伊拉克略家族只有你是嫡系繼承人了……”李路笑著說道,“你阿爹我,打算把你送上東羅馬帝國的皇帝椅子上去……”

“父皇,阿爹,那張椅子應該你來坐才行……”李察愣了一下,然後說道,“孩兒聽說世人公認兩大皇統,一在長安,二在君士坦丁堡……能帶上太陽皇冠的只能是您,阿爹……”

“哈哈哈,什麼世間兩大皇統……”李路哈哈一笑,“你看,你阿爹我稱帝這麼多年,誰敢說我不是人間帝皇?”

看著開啟了霸者模式的老爹,李察那叫一個羨慕自豪啊,這就是自己的老爹。

誰敢說李路不是人間帝皇?還真有人敢,長安那邊人家就不認嘛,李小九兩口子堅決不認李路那個帝位,他本來想幹掉李路,實現自己超越李二的無敵霸業,可是真正和英軍接觸了,唐軍才知道一向驕傲無比的他們根本不是英軍的對手。

李小九為了給自己積蓄力量爭取時間,他派出了以婁師德,張諫之和王孝傑為首的使團,啟程去英國,準備先穩準李路,順便在名分大義上壓倒李路,好漲漲唐軍計程車氣。

簡單的說,張諫之他們就是要來英國準備和李路打嘴炮,可是他們可能忘了一點,那就是在戰場得不到的東西,別指望打嘴炮能壓倒對方。

可張諫之他們卻認為這個嘴炮必須打,因為他們認為大義名分在他們這邊,他們長安是正統王朝,而在他們看來李路的所作所為就是大逆不道。

他們幾人都是儒家弟子,而孔子的《春秋》是儒家至高的經典,正統的法理基礎就是源於春秋,它分為“居正”和“一統”兩個層面,以儒家經義為本,正統即儒家道統。“國之統也,猶道之統也。”

“儒者之統與帝王之統並行於天下,而互為興替。其合也,天下以道而治,道以天子而明。”《春秋》首重名分,名分之要點即要辨明華夷之防,“不與夷狄之主中國”。尊王攘夷的要旨在於華夷之辨,其宗旨植根於《春秋》以及《儀禮》、《周禮》、《禮記》、《尚書》,以華夏禮義作標準。

春秋公羊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結合鄒衍“五德運轉說”和儒家五端——仁義禮智信,王者是五帝感生的且受天命作皇帝,需要制禮樂昭五端以奉天,行德政,“天子命無常,惟命是德慶”,“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失去天命會引起易姓革命。故凡天下之邪正君子之所疑而不能決者,皆至於《春秋》而定,非定於《春秋》,定於禮也,故太史公自序曰:‘《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程頤亦曰:“禮一失則為夷狄,再失則為禽獸。聖人恐人之入夷狄也,故《春秋》之法極謹嚴,所以謹嚴者,華夷之辨尤切切也。”

明朝人邱浚也認為正統的標準“在嚴華夷之分;在立君臣之義;在原父子之心。”方孝孺也持此觀點,“不過辨君臣之等,嚴華夷之份,扶天理,遏人慾而已。”唐代皇甫湜解釋道:“王者受命於天,作主於人,必大一統。明所授所以正天下之位,一天下之心……所以為中國者,以禮義也;所以為夷狄者,無禮儀也,豈繫於地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