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短時間內打不下來,汝南,雖說段時間內沒啥危險,但秦放的大軍一直在外邊飄著,終究太古與危險了。
按照秦放的計劃,郭嘉佈置了一個疑兵之計,留下毛暉率領三千三千人馬,守衛大寨,每天繼續挑釁,矇蔽車胄,而秦放親率大軍,趁著夜色,悄摸的先行返回汝南,再次對曹昂搞一個偷襲。
毛暉的任務很簡單,三天,只要牽制住車胄三天就行了,隨後,他率領三千大軍,連夜撤回汝南。
新野城,秦放不要了。
毛暉天天派出兵卒,甚至自己親自出馬,繼續挑釁,秦放率著大軍,日夜疾行,趕往汝南。
汝南城,面對著曹仁、徐晃的連番叫陣,黃忠和魏延並沒有退讓,每次都率著兵馬出城迎戰,但他們遵從了賈詡和蒯良的計謀,敗敵不追敵。
不管是曹仁還是徐晃,只要他們敗了,撤了,黃忠和魏延便率著兵發退回城內。
徐晃和曹仁曾想過一舉攻佔汝南,但黃忠、魏延都是猛將,又有蒯良和賈詡這兩個牛叉的謀士,再加上,城內兵精將廣,錢糧充足,徐晃和曹仁想攻佔汝南,幾無可能。
最後,在徐晃、曹仁、曹昂和王植的商量之後,得出了一個結論,想要拿下汝南城,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圍城,圍上幾個月,圍到城內糧草斷絕,他們才有可能拿下汝南。
但要想圍住汝南的七八萬人,需要調集的軍隊,少說要要十幾萬,這對於地盤急速擴大,正在不斷募兵的曹軍來說,問題還是不小的。
攻打汝南難以取勝,曹仁在經過了一番思索之後,提出了新的想法,將目標轉移到了秦放身上。
秦放現在率著五萬大軍在新野城下跟車胄對峙,如果他們能快速趕到新野,內外夾擊,幹掉秦放,局面一定可以得到實質性的扭轉。
沒有了秦放,秦放的軍隊便是群龍無首,在想拿下汝南,便會容易很多,甚至,黃忠、魏延、許褚、于禁這些猛將,都很可能招募過來,這對於曹軍的擴張,無異於如虎添翼。
曹昂返回許都,集結兵馬,甚是不惜將曹仁和徐晃調來,為的是一舉拿下汝南,劫走劉協,挾天子以令諸侯。
他的目標並不是秦放,而是劉協,但現在看來,最開始的目標還是定錯了。秦放留了後手,汝南不好打啊!
曹仁的說法是有道理的,放棄汝南,攻打秦放。
曹昂經過思慮,認可了這個說法,隨即,使了一個跟秦放幾乎一樣的辦法,留下王植斷後,負責騷擾麻痺汝南的黃忠、魏延,而他則是率著徐晃、曹仁前往新野,夾擊秦放。
計策真是不錯,但他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秦放已經從新野撤回了。
曹昂率著大軍趕往新野,秦放率著大軍馳援汝南,雙方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被人發現。
三天後,秦放趕到了汝南城北,發現了曹昂的大營,秦放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先派人聯絡了城內的黃忠和魏延,隨後又派出斥候,打探曹昂大營的情況。
相對的,走的比較的曹昂,在秦放到達汝南後的一天,趕到了新野。
此刻的新野城下,只留下了一座空空如也的大寨,至於秦放留下的毛暉,早在一天前就已經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