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疑慮重重,他那裡知道,秦放一路之上,可不僅僅是在徵集糧草,順帶著,還在宣傳政策。
所有部落聚集地,各部落享有自主權,只要按照朝廷規定,上交賦稅,部落內部事宜,朝廷絕不干涉。
除此之外,秦放也許諾了在南部推廣糧食種植,改善當地環境,改善他們的居住的環境。
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各部隊對於秦放的大軍,才一路放行。
四路大軍放行了,到秦放這,秦放沒有直接過去,而是細心跟這些部落的族長都交談了一番。
這讓各部落對秦放好感蹭蹭的長,秦放也不吝嗇,糧食各部落都留下了一些,並且保證,幾天之後,會給他們安排一下種田織布的好手來叫他們男耕女織。
並且,第二年的糧種,由朝廷免費給與,秋收之後,各部落按照份額上稅就好。
秦放相信,一年之後,這些人家裡都會留出種糧,那個時候,益州南部,也就不會再有什麼問題了。
益州穩固,秦放這邊也就沒什麼大問題了。
諸葛亮七擒孟獲那種事,秦放可不想在自己身上發生,太累了,他熬不起。
有那個時間,他都能拿下涼州了。
孫策最終還是撤了,撤的很徹底,離開宛溫城之後,直接往交州逃。
想象永遠都是美好的,但現實經常會打他們的臉,並且是啪啪的。
以前能走的時候,不想走,非要看看,現在想走,那有那麼容易。
孫策撤退,沒有辦法的撤退,各地的部落這個時候,再一次發揮了他們的優勢。
以前呢,他們就是想從孫策這撈點好處,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秦放在南下,對於路上的各部落,都給與了不錯的待遇。
他們覺得,如果他們能給孫策造成點大麻煩,那秦放一定會很高興,對他們的封賞也會更多。
如此一來,他們不僅搶奪了孫策的東西,還能從秦放那裡在得到一批,這麼一想,動力更足了。
孫策大軍一天被襲擾的次數從最開始的幾次到現在的幾十次,可以說,孫策現在是無時不刻的不受到騷擾。
“該死,該死,真當我江東子弟怕他們了不成……”
孫策咆哮,但程普和周泰一左一右拉著他,直接開跑,完全沒有停下去管的意思。
吳懿和張繡應該是得到了他們撤離的訊息,兩路大軍南下的速度很快,如果他們被拖住,很有可能會被追上。
以他們這個疲憊的狀態,被追上那就徹底完了。
不僅如此,現在他們玩命的在逃跑,在如此頻繁的襲擾之下,是否可以安全的逃到交州,都還是個問題。
文聘和甘寧果然是有想法的,現在兩路大軍,已經開始在興古郡和交州一代佈局了,並且,不斷朝著南邊而下,一旦興古郡被整個封鎖,孫策他們也就徹底被包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