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週五皇子葉元信,是周太子葉元修最為倚重的弟弟。周國疆域比大齊小,人口比大齊還要多兩成,文化昌盛,國力強大,這樣一個強大的帝國,內部免不了爭權奪利你死我活的鬥爭。
大周如今的太子葉元修本是庶次子,前任太子是他的兄長葉元仁,乃是當今周明帝的嫡長子。葉元修從小不大受周明帝的重視,被派到西北和羌族作戰,葉元修卻是個奇才,不但打仗十分厲害,政治鬥爭更是段位極高,在西北混得風生水起。後來返回大周的都城上都搞了一次政變,把太子葉元仁直接給殺掉了,又逼著皇帝立自己為太子,皇帝避入後宮,名義上還是大周最高的統治者,實際上卻早已不問政事,整個大周帝國的航船現在都由太子掌舵了。
這大週五皇子葉元信便是周太子葉元修的胞弟,對哥哥忠心耿耿,且武力值ax,是他手中最鋒利的一把刀。
陸清嵐道:“大周如今也不太平,葉元信是葉元修最得力的臂助,在上都幫他掌控軍權的,為何要把他派到大齊來?”
蕭少珏沒想到她對大周的形勢也知道這麼清楚,有些詫異地道:“你知道的還不少。”
陸清嵐笑笑,兩世為人,知道的多些有什麼好炫耀的。
蕭少珏又道:“你還沒猜到這次出使我國的副使是誰呢。”
陸清嵐想了一下道:“大周威震天下人所共仰的人物,難道是戰神樂炎?”樂炎的確是天下間人人皆知,人所共仰的名將。樂炎出身於大周西北榮城武將世家的樂家,從小身體就不好,所以父親並不怎麼看重他。
有一年羌族軍隊打到了榮城,樂家被迫逃離,結果發現走得匆忙,竟然忘記帶樂炎出來。眾人本以為樂炎必死無疑,哪知他竟然不聲不響地在榮城招募了數千故土難離的農民,單靠著這幫沒訓練沒兵器的農民,樂炎硬是將武裝到牙齒的羌族軍隊擋在榮城之外七天七夜,後來大周援軍趕來,將士氣低落的羌族軍隊一鍋端了。
這一戰之後,樂炎開始在大周嶄露頭角。
周明帝意識到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戰爭天才,著意提拔鍛鍊。樂炎也真沒有辜負他的厚望,一生指揮戰事數十場,無一敗績。尤其是對羌族的戰役中,七戰七捷,將困擾大周邊境近百年的羌族趕出數千裡去,徹底打通了大周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自此以後大周加強和西域國家的貿易,國力蒸蒸日上。
樂炎不但外戰內行,內戰也同樣內行。他多次帶領大軍和大梁、大齊作戰,每一次都是以少勝多,打得兩國的軍隊哭爹喊娘,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而之所以民間敬愛愛重這位將軍,更在於他的軍隊紀律嚴明,對老百姓秋毫無犯。
這樣抵禦外侮,戰功彪炳,又愛民如子的將軍,老百姓又怎麼會不愛呢?因此樂炎不但在大周,就連大齊和大梁都有極高的聲望,可謂名震天下。
蕭少珏哈哈一笑,豎起一根大拇指道:“你果然聰明。”
陸清嵐卻皺著眉頭道:“如今大周內部風雨飄雨,葉元修雖然控制了上都,但是因為囚禁了皇帝,惹來皇族和軍中諸多將領的不滿,這個時候他把自己的左膀右臂葉元信派到大周來,他瘋了不成。”
蕭少珏見她蹙著眉頭,本想提示她一句,可是話沒說出口,陸清嵐已道:“難道,他是有什麼更重要的事情要交給葉元信去辦?”
蕭少珏微微一驚,沒想到她的思維如此敏銳:“說下去。”
陸清嵐便知道她的思路是對的。她想了想道:“周太子派了這樣兩位重要的人物一起出使,本來就很奇怪。”她猛然一驚道:“我聽說樂炎一直是堅定的保皇派,和葉元修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難不成,葉元修是想在大齊的國土上殺害樂炎?”
蕭少珏剛才如果是吃驚的話,現在就只剩下震驚的份了。他和皇帝研究了很久才得出這樣的結論,那可是在資訊情報資源十分充足的情況下才最終得來的判斷,沒想到竟被這個小丫頭一口道破。
蕭少珏不由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解釋道:“樂炎是周明帝一手提拔的,如今周明帝被囚,樂炎多方奔走營救。作為大周的軍神,他在軍中的威望之高,是常人無法想象的,振臂一呼,軍中必然從者雲集。周太子早已把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若是在大周國境內殺了他,樂炎反對周太子是個人就知道,必定會把這筆賬算到周太子頭上,他本來就因為殺兄囚父名聲不好,再揹負一個殺害功臣的名聲,恐怕立刻就要下臺了。可若是樂炎死在大齊境內就不一樣,他完全可以把這件事推給大齊,還能透過號召民眾為樂炎報仇,團結民眾的力量,鞏固他的統治。”
陸清嵐一聽就明白了:“樂炎不管怎麼說,都是忠於大周皇室的,周太子這般行事,就不怕自毀長城嗎?”
蕭少珏道:“周太子也是軍功起家,大概覺得自己打仗的本事不比樂炎差吧。何況樂炎就是再珍貴,和大周的皇位比起來,也就不算什麼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陸清嵐:“既然王爺已識破了周太子的奸謀,您打算如何行事?”
蕭少珏道:“當然是順勢而為,將樂炎永遠留在大齊的國土之上。”
陸清嵐道:“你就不怕揹負殺害一代名將的罵名?不怕周太子藉機興兵討伐大齊嗎?他可正需要一場戰爭來凝聚人心,鞏固地位呢。”
蕭少珏道:“大齊和大周早晚要有一戰,若開戰時大周的統軍大將是樂炎,我們不知要多死多少將領和戰士,與其如此,倒不如揹負罵名,早早剷除樂炎這個心腹大患。況且大周的命脈掌握在大齊的手中,未必就真敢發動戰爭。”
大周的人口和國力都已超過了大齊,可大周卻遲遲不敢對大齊動武,很關鍵的一點在於,大周食鹽產量稀少,所有的食鹽都要依靠從大齊進口。人活著,總不能不吃鹽,大齊一旦掐斷了食鹽供應,大周立刻就要乾瞪眼,所以大齊才敢一直騎在大周的脖頸上拉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