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這座島果然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這個島嶼的面積要比此前那個島大太多了,資源也更加豐富。”
一身形消瘦的男子,一手拿著鏟子,一手提著條鰻魚,看個頭,至少得有兩三斤的樣子。
這條鰻魚是剛才男子繞海岸線時,在一個淺水坑裡看見的,他用石頭乾淨利落地將它的頭砸扁。
男子就近找了個樹蔭,將鰻魚掛在樹上,提著軍鏟走進樹林中。
大概十分鐘之後,男子抱著一堆粗細不一的樹枝回來,手中還拿著一團類似棉花的絮狀物,這是他特地收集的引火物。
乾淨利落的用鏟子在地上挖了個坑,盤坐在坑旁,將軍鏟的長手柄轉開,他的這把軍鏟手柄很長,和工地裡看到的鏟子長度差不多,是他花了兩積分從面板那裡兌換出來的“野外多功能軍鏟”。
顯然是一把野外求生專用的鏟子,將手柄轉開後,裡面不僅有小刀,還有一塊長條圓柱形的打火石,除此之外,還有一節甩棍、一個太陽能充電的手電筒、金屬錘頭和一個口哨,在頂端有一個指南針,很高階的配備。
男子將那截太陽能充電手電筒放在樹蔭外,讓它曬太陽充電,然後拿起小刀和打火石,準備生火。
用打火石生火,絕對是個技術活,原理就是利用金屬物撞擊打火石,擦出火花,讓火花落在提前準備好的引火物上,將引火物點燃,一般人如果沒有經驗,還真不一定能用打火石打出火花,更有可能是將打火石給敲斷,那可就尷尬了。
不過,顯然這個男子對於使用打火石點火這種操作並不陌生,他的姿勢很專業,第一下就擦出火花,三四下功夫就將底下的絮狀物點燃,然後不慌不忙地新增一旁的乾枯細樹枝。
火,生起來了。
鰻魚的內臟已經被他處理乾淨,男子用鏟子當做案板,用小刀將鰻魚切成段,鋪放在鏟子上,將鏟子當做鍋放在火上,用小刀當做小鏟子,翻動軍鏟上面的鰻魚。
“滋滋……”的美妙聲音很快就響起,一股香味飄散開,雖然沒有任何可新增的佐料,不過飢餓本身就是最好的佐料。
雷連鵬,與陳魁同一批被主神挑中,被送到荒島上的四十九人之一,不要看他身材瘦弱,且不高,但老祖宗留下一句話叫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此人絕對不一般。
當陳魁造筏子打算前往二號島嶼的時候,他已經趁著太陽不大的時候登上了二號島嶼,甚至逛了一圈,還找到了食物。
在過來的時候,他遭到鯊魚襲擊,不過他用軍鏟告訴那條鯊魚,自己不是好惹的。
如果展示出雷連鵬的面板,對比之下,陳魁的屬性,恐怕連戰五渣都算不上。
……
烈日當空,某個戰五渣,準備渡海。
“現在差不多就是正午了,出發!”看了眼腳下的影子,太陽正好在自己頭頂,一切已經準備妥當,回頭看了眼身後的島嶼,陳魁非常有儀式感地對島嶼敬了一個禮。
將防濺物眼鏡戴上,這樣陳魁就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水底下的情況,另外將揹包和軍鏟都綁在浮板上。
深吸口氣,將固定浮板的藤蔓解開,上半身趴在長條浮板上——
出發!
因為浮板體積太大,所以陳魁的手只有三分之一能夠划水,不過目前陳魁並不覺得這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