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吳江城投> 第 64 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 64 章 (1 / 2)

第 64 章

會寧宮中,似乎從未有過這樣歡欣的時刻。

皇貴君雖然還不是皇後,但元後逝世,皇貴君冊封一年後若無大過必定冊封皇後這是祖制,後位的角逐到此就算分出勝負了。

雖然會寧宮人都清楚鹹安帝反複無常的性格,未必沒有對將來的憂慮,但皇後是天下男子所能得到的最高的稱號,是天下之父,後宮之主,後位的角逐總是用盡家世之力,費盡爭寵心機,便是勝者自己不高興,下頭人也難免覺得揚眉吐氣,更何況是委屈慣了的會寧宮。這至少是個希望,象徵著聖寵和權力的偏移,或許將來的日子就會好起來了。還是蕭定君說,眼下定賢皇後逝世還不滿一年,不許任何慶賀,加之他身邊也沒有太不懂事的奴才,才算是保持了低調。

忬貴君和蘇氏本以為後位是囊中之物,便是競爭也只是與惠貴君,卻不想蕭定君異軍突起,竟然被鹹安帝許了後位。他一向深受鹹安帝寵愛,猝不及防失去了後位,不知心裡是什麼滋味。但更要緊的是,這昭示著蘇氏在一連串事件之後似乎已經漸漸失去了鹹安帝的歡心,伴隨著忬貴君的年華老去恩寵不再,蘇氏的未來也變得晦暗不明起來。

萬壽節次日,鹹安帝就正式下了明旨,冊封蕭定君為皇貴君。不管惠貴君與忬貴君怎樣想,他們都攜了重禮,恭敬帶笑地前來恭賀。

鹹安帝另特意將皇貴君的“定”字封號改為“安”。這封號的變更意味著將來皇貴君身後,諡號將是定安皇後,定賢皇後生前特意向鹹安帝請定賢二字為自己的諡號,只為皇後諡號不能是“定定”而絕蕭定君為繼後的可能的這番苦心,到如今終究算是白費了。但更重要的是,她是鹹“安”帝,無論為這安字找定字近義字的理由,還是找與長安軍相關的理由,都沒有辦法遮掩這個封號的貴重,所謂帝後的一心同體,這一個封號就表明,定賢皇後身為元後,並不曾得到過這般優厚的待遇,鹹安帝心中,蕭無換的分量是不同的。

鹹安帝這般做,自然要考慮閔氏的感受,她手一揮,於皇貴君冊封禮同日加封閔才人為貴人,另外破格賜“敏”字為封號,算是告訴閔家,敏貴人的榮華都是閔家帶來的,且應事有功曰敏,亦是明示閔家的功勞她記得,絕不會虧待。為此,她還特意吩咐大辦定賢皇後的週年祭禮,這也就是蕭定君冊封皇貴君後,主持操辦的第一場大型儀典。

——只不過在這一切之餘,鹹安帝沒有忘了將那位舞劍的伊袀封為良人。

要說皇貴君的確不擅長這些繁瑣禮制,但他既然能夠從容指揮千軍萬馬,自然是聰慧出眾的,又有陸恩儐從旁協助,也算有條不紊。任荷茗雖然還未正式過門,但也學著幫忙,只覺這禮儀繁冗,也是一門難修的功課,尤其是這是皇貴君為定賢皇後操辦的儀典,更加不敢出一點差錯。

自然,對任荷茗來說,這還意味著另外一件事——定賢皇後祭禮,身為其庶女,離京大半年的薛鈺也必得回來參加,任荷茗總算可以再見到她,且薛鈺此次回來,還有另一件要緊的事情要辦:孝期已過,她是回來娶他的。

有定賢皇後的祭禮壓在前頭,薛鈺如今的身份地位又頗敏感,並不能大張旗鼓地籌備薛鈺和任荷茗的婚事,但陸恩儐牽著任荷茗的手安慰,說絕不會委屈了他。

任荷茗倒並不是非要多麼盛大的婚禮,相反,想想郡王正君繁瑣的冊封禮他就覺得頭疼,只是他並不排斥嫁給薛鈺,縱使他對阿姐,對祖父,還有諸多的捨不得,畢竟出嫁之後就算還能留在京城,也再不能在侯府常住了。

魏憐兒走了,魏氏又是一聲嘆息,加之任荷茗即將出嫁,他忍不住重又提起給任蘊琭說親的事。任蘊琭如今在吏部做了一年時間,雖說還要等年底的評測,但她承外祖母辛彥來指教,在考功清吏上做得出色是有目共睹的,更有弟妻薛鈺新任長安軍元帥加成,有適齡公子的家族早就輪番探出綠枝,但任蘊琭似乎比以往更加抗拒說親的事,弄得任荷茗都有些擔心了,還是魏氏安慰他:吏部本就是六部之中最為錯綜複雜的一部,任蘊琭身為官場冉冉升起的新星,看了太多周圍的人虛情假意,如今向她提出聯姻的,也大多是一時對她所代表的利益眼熱,不乏之前在任氏姐弟不得勢時冷眼相待雪上加霜過的,任蘊琭終究有些年輕氣盛,心生抗拒也不是不可理解。她是女子,稍微緩兩年也不要緊,只是不要拖得太晚就是了。

任荷茗終於要與薛鈺成婚,任泊峻的心情約莫是有些複雜的。

起先她同意任荷茗與薛鈺結親,是因為薛鈺只是沒有實權的皇女,陽陵郡王與眾姐妹關系一向不好,若能拉攏薛鈺,便能在鹹安帝面前彰顯姐妹情深,任泊峻有心在陽陵郡王身上投注,薛鈺不過是其中很小的一環。誰料短短一年間,薛鈺一躍成為長安軍元帥,蕭定君也成了皇貴君,陽陵郡王和忬貴君雖然仍得聖寵,蘇家雖然仍樹大根深,陽陵郡王本人卻頗受非議。鬱陵王、興陵郡王、陽陵郡王和蘭陵郡王這段時間以來在名聲和實權上起起伏伏,任泊峻在其中本也算是重要玩家,卻被兩邊的種種情況一扯,架在了一個不偏不倚的中立位置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