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現在,耐門想。如果他還是昨晚那個理性的自由軍參謀的話,他就不該問這個問題。現在他應該抓緊每一秒時間,利用安妮的強大魔法,抓住帝國皇帝,幹掉他,然後和她一起成為拯救自由國家的英雄。
但耐門還是輕輕點了點頭。
“是的。我現在就想知道。”
就是現在,抓住這個機會,有個聲音在對他自己說。被人精神控制一次就夠了,他再也不想被別人控制。
只有隨機應變、經驗和野心是不夠的。只有別人強加給他的榮譽也是不夠的。遠遠不夠。是帝國皇帝告訴了他,他正站在一片由虛假的運氣和小聰明構築的沙灘上,那片沙灘隨時會崩潰,吞沒他,萬劫不復。
安妮側過頭來,臉上現出一抹淡然的笑容,就像她已經等這個問題很久了。
“讓我想想應該從哪裡講起。對你來說,這應該並不難理解……”她的聲音逐漸降低,幾乎變成耳語,“……反正這本來就是德蘭帝國學派的設想。”
“德蘭帝國學派?”耐門頓了一頓,緊張地在腦海中搜尋著這個名字,“我看過《帝國奧術學報》,他們有古典學派、精神學派、東儀學派,好像沒有……”
“啊,沒什麼啦,不要在意。用最簡單的話來說,這是因為我改變了魔法的規則。”安妮的語氣輕鬆寫意,“在倫尼臨時魔網的範圍內,使用魔法的規則已經不一樣了。”
耐門的嘴張大了,半天合不上。
改變了魔法的規則!這種事情也能做得出來?這真是人類的力量嗎?他簡直有想下跪的衝動。
“那……這個規則是什麼?”
“只要學會了規則,每個人都能利用魔網。”安妮回答,“這個規則很簡單,我們管它叫‘握手’。魔網理論是從這樣一句話開始的:只要透過三次握手,我們就能夠改變整個世界。”
“三次握手?”
“握手就是……該從哪裡講起呢。反正也不是什麼太複雜的技術,我就摘要說一說吧。”
聽到安妮這句話的時候,耐門就有了不祥的預感。每篇大家都看不懂的論文開頭處通常都會有類似的宣告。
“首先要說清楚‘握手’的物件。所謂魔法就是用信念來改變現實的技術,精靈帝國時代的學者們認為這種技術的力量源泉就是人類本身,近代實驗否定了這種理論。改變現實這種事情是嚴重不符合定律的,你所吃下去的食物所能產生的力量遠遠不如魔法所能產生的力量強大。根據德蘭帝國學派的理論,我們使用魔法的瞬間,實際上把現實抽象成了兩個,一個是‘現實本該如此’的靜態現實,一個是‘我想要變動的目標’的動態現實。動態現實幹涉靜態現實的過程就是魔法,而所有人對魔法的理解本身構成了動態現實。崇尚唯心主義哲學的新世界學派把這兩者稱為‘客觀現實’和‘主觀現實’,但實際上只是一些哲學層面的分歧,具體的實驗效果沒有太大的變化。動態現實和靜態現實的區別在於,前者是我們這些魔法師對世界的認識,後者則是世界本身。‘動態現實’理論在托馬斯干涉實驗中得到了驗證,接著在帝國學派的主持下完成了臨時魔網技術,這種技術曾被大量使用在戰爭中。戰爭結束後,新世界學派完成了整合魔網,而目前的倫尼臨時魔網就是在那座魔網的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把靜態現實和動態現實進行建模、重正化和模式化,建立一個凌駕於粗糙的原始動態現實以上的魔網。這個魔網就是以周圍所有智慧生物的世界觀所構成的總和。魔網容納所有的思想,它是完全虛構的,卻只承認事實。如果把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納入到這個魔網之中,就可以以人類的知識整合客觀現實,並整合周圍所有的魔力,重建所有的施法法則。為了建立這個現實,魔網會向你發出請求,你要給予它回應,他就會將你所期望的知識和力量按照一定的法則報償給你,這就是‘三次握手’。明白了嗎?”
耐門自認為自己是個學習能力不錯的人。他利用圖書館的資料就自學了不少連他的老師也沒能掌握的法術,也常去讀《帝國奧術學報》和《獨立法師協會論文摘要》。但安妮說的這一大段話——雖然每句話都明白,但是連在一起恍若天書。
“聽不懂。完全聽不懂。”
安妮伸出手來,在他眼前晃了晃:“你能看到魔網就是第一次握手。回應它,提出你的想法,是第二次握手。接著它就會回報你,你就能使用魔法了。你集中精神冥想的話,能看到我控制的那些藍線吧?”
“當然能。”
耐門抬起頭來,眯起眼睛,看著那些若有若無的藍色絲線。這些線條飄蕩在空中,若有若無,連通了周圍幾乎所有的物體。這些藍線非常細,細得就像蛛絲,稍微放鬆一下精神就看不到了。
安妮接著說:“想象自己接受它的請求,利用它使用出你的魔法。如果熟練的話,你不需要做出任何手勢或者咒語,直接用自己習慣的施法方法就可以了。”
“這樣?”
耐門試圖抓住最近的那根藍色絲線,像往常一樣擺好手勢,念出咒語:“魔法飛彈!”
毫無反應。
安妮安慰道:“那……用體驗法試試?重新回想你第一次使用魔法時候的感覺。集中精神,感受周圍的變化,感受那張網,把自己交給它。”
耐門放棄了手勢和咒語。他閉上眼睛,開始回想自己使用第一個魔法時的感覺。他集中精神,想要重新信任自己的力量。
仍然毫無反應。不管他怎麼去集中精神,那張藍色的巨網也沒有產生一絲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