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派:黃巾派是由大天師張角率領,經過西征到達穆雷曼後建立的主流派別。
天師派:天師派是由留在東方帝國的張魯及其繼承者建立的派別,勢力主要在東方帝國。
橫渠派:橫渠派是張載建立,張三丰完善的後改革派別,主張氣學,三教合一。
基要派:基要派認為只有道德經才是太平道的唯一基礎,不承認後來天師的作品。
全真派(異端):全真派的勢力主要在新大陸,他們認為老子西行到達了新大陸,而新大陸的修道者們也可以成為天師。
聖城
洛陽——現存有禮碑,相傳是老子擔任太史官時期所作。每個道民一生之中均應往洛陽、函關、鉅鹿一行。
函關——相傳老子著述《道德經》於此,也是張角殞命之地。
鶴鳴——相傳張陵在此創立了教會。
鉅鹿——張角在此掀起了黃巾起義,建立了第一個太平教國。
廣宗——張角在此地擊敗了盧植、董卓等東方帝國名將的進攻。
橫渠——張載的故鄉,被迫害西去前他在此傳道。建有橫渠書院。
青牛府——全球太平教會的宗教中心,歷任嗣師的辦公地點。相傳為老子傳教與飛昇之地。
化胡府——穆雷曼政權的行政中心,張角在這裡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穆雷曼政權。
太平府——由張載的弟子韓剛建立,太平教世界最大的城市。後來成為橫渠政權的中心。
鹽州——位於新洲西部的重鎮,晚道教的中心。
新京——遠東共和國的首都,世俗主義神學的中心。
重要人物
早期道家
老子——又稱李耳、老聃。所有太平教和泛道教都承認老子是道的代言人。
尹喜——函關的官員。勸說老子留下道德經後與他一同西行。
文子——老子的弟子,留在東方帝國。通常認為早期成為宗教以前的道家學派是由他建立的。
列禦寇——春秋時期鄭人,《列子》的作者。
莊周——戰國時代宋人,《莊子》的作者。
劉安——西漢帝國的淮南王。《淮南子》的作者。一般認為他建立了第一個原始教會。據傳得道飛昇,“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即是描述他的成語。
天師教會時期
張陵——傳說中的首任天師,教會的建立者。這個人是否存在有很多爭議。
張衡——傳說為張陵之子。他以五斗米作為教會的象徵。
張魯——自稱張衡之子,第三代天師。在第一次漢中正道會議上,將天師教會的嗣師之位傳給了張角,聯手建立了以漢中、涼蘭、西域為中心的太平教國政權。後來被劉備政權擊破,率天師教會的殘餘部分投降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