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胭脂夫人,雖然富有,卻樂善好施,鄴城有一家“仁善堂”,專門收留那種失孤的孩童,不論哪裡人氏,也不論是不是漢人,只要是孤兒,送進來就一律同等對待。
負責管理這家仁善堂的正是小豆子和小喜,後來仁善堂遍佈全國,可每家仁善堂的門口,都會立著一塊木牌,講述仁善堂的來歷和紀念的人。
因此,大江南北都知道當初拳頭山那一對賣花的兄妹的故事,這故事傳的廣了,直接影響到了一個人,正是當初殺害兄妹倆的馬香兒。
本來初時是沒人知道這件事的,可是關九卿好事,聽說仁善堂的故事後竟然熱心腸的改編成了戲本子,全國各地戲樓裡演出傳唱。
更不知道是哪個好事的,說出那戲文裡的殺害兄妹倆的惡人正是如今石家當家石四公子的正妻。以至於後來馬香兒出門,都會被扔菜葉子臭雞蛋,雖有丈夫百般勸解安慰,卻終因心氣兒高傲,受辱不起,竟然生生氣死了。
臘月如今已經不大管鋪子裡的事了,高掌櫃把薛航培養出來後,也和常嬤嬤一心在家賦閒養老,平時就專心在家陪著臘月的兒子玩。
可是,等小傢伙五歲那年去了鄴城學堂唸書後,他這含飴弄孫的樂趣,就一下子消失了,百般無聊下,竟然與常嬤嬤弄了一處說書攤子,天天到鄴城南門和那幫乞丐混在一處,扯天侃地起來。
高掌櫃這一番做為,著實把臘月和薛航他們吃了一驚,高掌櫃當初是何等穩重的人物,再想不到有一天竟然會和那些沒個人形的乞丐們稱兄道弟的,且樂在其中。
再過了半年,臘月索性作主為小豆子和薛航辦了婚事成了親,陪嫁了十幾間鋪面做嫁妝,那浩浩蕩蕩的十里紅妝,直把鄴城大姑娘小媳婦眼饞的,恨不得親為代之。
本來臘月還犯愁該給小喜找個什麼樣的人家,誰知宮中當朝皇帝的五弟靜王爺,竟然著人來提親,再一問小喜,方才知道這丫頭不知道什麼時候,竟然和這位五王爺相識且還私定了終身。
臘月對這樁親事不甚贊同,勸了小喜許多話,“王府侯門比不得咱們尋常富貴人家的後宅,平時行事稍有差池,就要丟了性命去的。”
可是小喜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的就要嫁與這五王爺,臘月人事既然盡到了,別的也只能聽天由命而已,薛航卻勸臘月不必擔心。
臘月不解,詢問原因。
薛航早就與臘月姐弟相稱,安慰她道,“姐姐不要擔心,當日五王爺和姐姐相識,就是在仁善堂內,這位五王爺並無心朝堂,心地善良,也不大與朝中人來往,每日最愛和仁善堂內孩子玩做一處。其他幾處諸如磁州,相州的仁善堂,多蒙五王爺出力照顧,才能那麼快辦起來,也是因為掛了五王爺的名頭,才沒人敢去搗亂生事的。”
臘月這才轉憂為喜,當下點頭笑道,“不想五王爺竟是這樣親和的人,那我就放心了。”
小喜的婚事就這樣定了下來,年底就嫁入王府完了婚,且還被立為了正妃,又是鄴城一樁野雞飛上枝頭成了金鳳凰的傳奇傳說。
到後來,只因邢記胭脂夫人和她身邊的人個個都有傳奇故事,鄴城就流傳著他們家胭脂能旺人運氣的傳說,以至於客人激增,幾乎搶去了長江以北一大半的胭脂生意,日進的又何止是鬥金。
臘月也都不以為意,只是專心在家教養兒子。且,當初雖未曾和戴雪正式成婚,她自認已是戴家媳婦,夫君亡故後,竟然自覺穿起寡婦素淨衣衫,最喜人稱她戴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