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秦五百年筆趣閣> 第69章 張良再獻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9章 張良再獻計 (2 / 5)

“上將軍,我們不能退兵!”

…………

眾人紛紛發言,大多數都不願意退兵。

對於燕國、齊國、魏國、韓國來說,反正攻秦主要靠楚軍,不希望楚軍退兵。

項羽也不希望退兵,但實在無法殺入關中,糧草又出現了困難,楚懷王再三催促儘快滅秦,要不然糧草接濟不上了。

范增環顧諸王,這些王還不是靠楚軍庇佑,要不是項羽,他們早就被滅了,就算攻函谷關,還不是要靠楚軍,頂多是有趙軍輪戰一下。

他大聲質問道:“若不想退兵,你們有何良策?函谷關近在咫尺,你們大可領兵去攻。”

作為上將軍的亞父,范增說的話具有很大分量,諸王頓時不再嚷嚷了。

眾人只得承認現實,帥帳討論起來。

李左車道:“軍心不穩,糧草不濟,不得不退兵了!”

張良道:“定是那老奸巨猾的尉繚,囑咐使者須毫不想讓,看準了我們拿秦國沒辦法。”

燕王韓廣道:“我們就這樣走了,不甘心啊!”

趙歇道:“六國聯合,在暴秦最弱之時還不能滅秦,日後恐怕很難有滅秦機會。””

范增道:“楚國也不甘心,可到了如此地步,也只能退兵了!”

六國皆曾經被秦所滅,無不對暴秦恨之入骨,沒有人希望退兵,卻又拿秦國沒辦法,現場被壓抑、鬱悶的氣氛籠罩著。

劉邦始終沒有發表意見,他才不關心怎麼退兵,對於是否滅秦,關心度亦不高,他在為自身前途而煩惱。

此時的項羽,鬱悶得很,對於未滅秦就退兵,是一萬個不甘心。

范增看著項羽的神情,對眾人道:“撤兵一事,事關重大,上將軍還需細細思量,諸位先各自回營,兩日後再來。”

他了解項羽秉性,知道項羽一時還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讓眾人先回去,再好好開導項羽。

待眾人離去後,范增道:“羽兒,既然暫時無法攻入關中,不如就此罷兵。要滅秦,唯有智取,先撤兵,往後再想辦法智取。”

項羽喝下一口悶酒,反問道:“函谷關對峙一年有餘,折損十餘萬人,亞父至今想不出滅秦之法,撤兵後便有辦法?”

范增道:“在戰場上難以滅秦,不等於沒有其它辦法。”

他指出,秦國能挺住,主要因素是出了嬴子嬰這樣的君主,還有丞相尉繚,可派人前去刺殺。

對於動用刺殺手段,項羽可不太看好,以前嬴政有好幾次被人刺殺,皆安然無恙。

范增又再指出,因為大軍壓境,戰時秦國防備極嚴。等撤兵後,以後秦軍或許有防備鬆懈之時,再尋找機會。

范增還說,項羽作為盟主,以後只要有需要,可再聯合五國共同伐秦。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