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他說話聲音小,旁邊的人沒有聽清楚。
現代時,子嬰曾經去過紫禁城一遊,眼前這大殿建築,不知比太和殿大多少倍。
子嬰又再觀察前殿地域的周邊,前殿周邊有許多附屬建築。
根據章文描述,前殿佔地面積,約為阿房宮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按照始皇帝最初意思,前殿是用來處理政務之地,大殿的附屬建築,可用作辦公官署。
在以前,建造中的阿房宮,有許許多多的工匠以及刑徒,忙碌又熱鬧,停工之後,冷冷清清。
目測前方的大殿,恐怕要比太和殿大十倍。
太和殿是現代儲存的最大木製建築物,要是跟這阿房宮大殿相比,那就小巫見大巫了。
可惜的是,要不是有現代人魂穿而來,這裡已被項羽一把火燒光了。
子嬰跨步走上階梯,要上去參觀。
部分朗衛緊緊跟隨,其餘朗衛在附近站崗。
“咦!為何會這樣!”
只見提前上到大殿大門朗衛們,兵器不約而同地被無形的力道扯向一塊大石頭。
章文解釋道:“大王,此大石名為‘磁石’,可吸兵器,是為防止暗藏利刃者。”
在現代時,子嬰搜尋過阿房宮資料,講述阿房宮有磁石門。
現在親眼所見,磁石門並非用磁石製成的一道門,而是門前有塊大磁石。
秦始皇數次被人刺殺,最著名一次要算荊軻刺秦王,有了這磁石,誰敢暗藏兵刃,經過這磁石,立馬顯形。
子嬰上到大殿門前,伸手摸著灰黑色的大磁石,再想到指南針。
這時期的人,只知道磁石可以吸金屬,尚不知道還有指南的作用。
指南針,是子嬰要發明出來的利器。
跟隨的朗衛們,跟磁石保持一定距離,避免兵器被吸到。
進入大殿,子嬰欣賞著這宏偉建築。
章文亦步亦趨跟隨,講述著大殿建造歷程、建構原理。
大殿的主題工程已經完工,已經封頂,還需完善內部。
這大殿並未取名,要建成後才會取名字。
子嬰行走於大殿內,邊欣賞邊想,能建造如此宏偉的建築,這時期的土木工程師,造詣已經不低了。
建造如此龐大建築群,耗費大量的民力,的確是嬴政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