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要出戰時,才會把馬鐙重新裝上去。
————————
洛陽,韓信接到皇帝通知,關於楚軍出發和調派騎兵事宜。
接到通知不久,韓信接到了範目送來的軍情,在三川郡最南邊,發現了大批楚軍。
韓信命令範目,讓他利用地形逐次抵抗,遲滯楚軍攻勢。
他再集結兵馬,要返回函谷關對面營壘,親自指揮對龍且的作戰。
三川郡留下十五萬士兵駐守,投入到跟楚軍作戰的兵力為二十萬。
龍且是項羽得力虎將,韓信要好好敲打這隻老虎。
部分騎兵留守三川郡,等到韓信派配備馬鐙的騎兵作戰後,這些騎兵戰馬將會全部安裝馬鐙。
————————
三川郡最南邊,大批楚軍駐紮在這裡。
主將龍且不斷接到前方戰報。
秦軍利用多山地形,在許多地方打擊楚軍。
當然,這只是小規模的打擊,楚軍損失不大。
總體來說,秦軍節節敗退,楚軍徐徐推進。
龍且沒有輕視秦軍,對由自己率領的楚軍也很有信心。
項羽善於統兵作戰,也善於練兵。
龍且是項羽副手,由他操練出來的兵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戰力比較強。
這天,楚軍紮營於洛水南邊,已建造了大批船隻。
龍且召集武將,部署作戰計劃。
彭越道:“龍將軍,我們何不從洛水順流而下,可直逼洛陽。”
郯公道:“對啊,直搗韓信軍的心臟。”
利幾道:“末將贊同這樣做,我軍直插敵軍心臟,可將敵軍攪亂。洛陽周邊有許多鄉村,若糧食不足,就地解決。”
龍且道:“我們不是強盜、也不是匈奴人,除非到了絕路,否則不允許搶掠百姓。若從洛水進軍,秦軍有可能半途攔截。就算順利去到洛陽,在洛陽外跟秦軍決戰,即使我軍能勝,傷亡也不會小。截斷秦軍糧道,才是最好選擇。”
商議已定,龍且決定渡河。
渡過後,龍且派一萬士兵留守。
楚軍的糧草運輸,需要從這裡運送到北邊,必須確保糧道安全。
————————
從洛陽到函谷關,有平坦的官道,秦軍行軍速度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