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名臣子發言,各抒己見。
臣子們在這方面發言完畢後,子嬰說道:“匈奴是我們的敵人,但不是優先對付之敵,關東的各地叛賊、各個偽國家,才是我們要先消滅的目標,攘外需先安內,先剿滅叛賊,再全力對付匈奴。”
隨後,中尉佟威道:“陛下,上黨郡以西便是河東郡,我們無法突破長平,可往西先奪取河東郡,奪取河東郡後,還可北上奪取太原郡。若太原郡被收復,我們不一定要從長平北上,還可從太原郡跨越太行山進入趙國平原。”
這是很實在的建議,許多人覺得有理,紛紛出言附議。
最後,子嬰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如果不是涉及封王因素,子嬰早就讓王元這麼幹了,封王策反陳餘,這是更好的方案。
許多臣子不明白,皇帝向來是明事理,為什麼不採納這個建議呢?
在朝會上,子嬰宣佈,徵召二十萬人入伍,名義上是準備第二次長平之戰。
兩天後,鄒離跟羌國公主完婚,子嬰也參加了婚禮。
自從阿絲娜來到秦國後,子嬰更是感受到了歡樂,平常最為寵幸她,有一半時間都留宿於儲秀宮。
七月中旬,子嬰收到趙國方面的訊息,餘召已經說服陳餘接受了冊封。
兩天後,子嬰又收到楚國方面訊息,王中存已成功說服英布歸順朝廷,接受冊封。
七月底,燕國方面傳來關於臧荼的訊息。
三個目標人物都已經接受冊封,就等起事時機了。
對於彭越,目前還在武陵山西邊軍中,沒有合適的機會見面,子嬰已讓章邯那邊想辦法,讓項羽把彭越先調回來。
————————
趙國,邯鄲。
陳餘前來皇宮見趙歇。
“陛下,我們與暴秦在長平對峙,雖然已立於不敗之地,但暴秦同樣可堅持很久,這樣僵持下去,始終只能平手。臣願領兵鎮守河東郡、太原郡,從背後襲擾秦軍。若無統一主將鎮守,上黨郡的秦軍隨時有可能西進,襲擊河東郡。”
陳餘見到趙歇後,開門見山主動請纓。
這是餘召跟他商量好的,先由陳餘獨佔一地,獨掌一地之兵,將之牢牢掌控後,再公開宣佈反趙歇。
這個計謀,是先由陳平提出,子嬰採納了這個建議,很快就付諸實施。
聽到陳餘這個建議,趙歇覺得很在理,但一時又無法下決定,特別是他有成見的陳餘,特意把李左車和張耳召來商議。
來到皇帝面前,張耳冷冷地看了陳餘一眼,說道:“想不到,你會為國分憂,提出了好建議。”
陳餘道:“我身為大趙大將軍,自然要為朝廷分憂。”
李左車道:“陛下,臣認為可行,可派一重要之人鎮守河東、太原二郡,既然大將軍自告奮勇,臣認為,可讓大將軍去鎮守。”
趙歇再看向張耳,張耳道:“臣沒意見。”
他目光再移向陳餘,道:“既然大將軍有心為國出力,朕准奏,派十三萬兵馬鎮守河東郡、太原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