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羂索才會對自己的計劃深信不疑,才會如此輕描淡寫地去決定人類的未來。
和秘境中的記載相比,現在的人類又算得了什麼?
貧弱,太貧弱了。
這麼慢悠悠地發展下去,怎麼才能達到古人類的高度?
這也是祂和“天元”分歧的根本所在。
明明“天元”是第一個吃螃蟹,第一個獲益的人,他本可以以此為契機,更多地發覺太古文明,將其發揚光大,將人類推動到全新的高度。
但“天元”退縮了。
他將“源典”視為神的恩賜,和那些一元神教的教徒一樣,認為人不可以觸碰神的領域。
何止是愚蠢,簡直就是愚蠢!
神明?
如果真有神明存在,一定是希望生物能夠進化得越來越完善。
如若不然,為何要留下“洞天福地”?為何要留下“源典”?
如果這不是神明留下的,那麼人類更可以盡情利用。
如果不能達到遺蹟的主人曾經的高度,萬一日後遇到類似不得不離開星球的狀況,人類又當如何自處?
所以,要由我來做。
你們這些愚蠢之輩不做,我來。
你們愚弄了世人,那就讓我來撕下你們虛偽的面具。
當人類的意志實現統一,“神”是什麼自然會大白於天下。
為此,必須實現“咒力最最佳化”計劃。
哪怕會面臨種種未知,哪怕會有意志被負面情緒汙染的可能性,我也不會停下來。
如果人類連這一關都過不了,那就說明人類只有這樣的程度,沒資格走向未來,走向更為廣袤的星辰大海。
“天元”,夏油傑,乙骨憂太……我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
五條悟,兩面宿儺,明理……我也會消滅一切阻攔我的。
誰也無法動搖我的意識。
不管付出怎樣的代價,我都會實現計劃。
所以我放棄了本來的名字,以羂索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