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善往出退了退,看著萬婆子道,“這些主意都是極好的,只是這都好幾年了,肯定早都流傳出去了,算不得很新鮮的花樣。”
當年剛來侯府,為了儘快站住腳跟,方才她們說的最後兩樣,就是她當時為了同萬婆子拉關係做的。
萬婆子是廚房老大,擅長麵食,而蕭善則是什麼都會點,她有好幾位叔公叔婆,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作為一個孝順孩子,哪個老人的胃口也不能忽略,再說了,大中華的美食就沒有不誘人的,她也捨不得厚此薄彼。
所以就一個勁兒學,南來北往,東走西顧,不論是吃著可口還是看著悅目的,少有她不會的。
因為學不會把脈,她一度覺得自己學習藥理和炮製藥材,除了替叔公打下手之外,就沒了用處,直到開始鑽研藥膳,快樂加倍!
想起藥膳,蕭善有了幾個新鮮吃法,可是想想這個藥味兒,保證功效的情況下,不可能一點都嘗不出來,萬一那姑娘挑剔藥味兒,大大的不妙。
那做什麼好呢,可能是穿越的福利吧,恢復記憶三年了,她對上輩子的一切都還記憶猶新,這幾年在齊侯府,她給出去的大多都是些大菜,倒是小食不常做,畢竟,她當初許下的,是賺銀子的承諾。
蕭善那種快去地劃拉著選單,“魚面”出現在眼前。
“廚房可還有沒動用的活魚?”蕭善抬起頭問道。
“有有有!”婆子們趕緊回話。
蕭善又問,“都是什麼魚?”
這是有了新想法,萬婆子她們興奮道,“草魚,鯉魚,黑魚,鱈魚……這幾樣都還有一兩條。”
蕭善點點頭,指了個手底下麻利地婆子,“麻煩大娘將我剛才說的那三樣各殺洗兩條,送進來,哦還有,順便把魚皮也去幹淨了。”
婆子領了吩咐點了個小丫鬟,一同忙出去忙活了。
魚面是湖北的吃食,吃法多樣,煎炒炸煮……各有各的滋味。
處理好的鮮魚用蔥姜水泡了片刻,取出來後用乾淨布巾擠了擠水,再用勺子或刀刮下魚肉來,挑了刺,加上面粉和鹽敲打成薄薄的麵餅,上籠快速蒸了。
因著許久沒有做過了,蕭善先少做了點兒試了試,呃,麵粉加太多了,煮出來的魚麵糊了點,不夠爽滑。
蕭善讓人盛出來分著吃了,又重新取了塊魚肉再做,一邊吩咐,“麻煩大娘再去殺幾條魚,,寧可多做些,多了也無妨,做了咱們吃。”
這一次麵粉適中,煮出來的魚面味鮮柔滑,實為魚,吃起來卻沒有魚味,“絕了!”
幾個婆子就著鹹菜吃的連連贊口,萬婆子道,“這個好,鮮味無窮,明兒個早上就做這個,讓老夫人他們也嚐嚐。”
劉婆子跟著附和,“可不是,魚肉竟也能做成面來吃,好吃的緊。”
先前收拾魚的那位大娘,放下碗抹了嘴道,“只是魚就剩三四條了,不夠給主子們做的。”
萬婆子看了看沙漏,時間不算很晚,指了個小丫鬟派她去傳話,讓人明兒天不亮就起來去碼頭侯著,撿那新鮮的魚買上兩筐帶回來。